《研究報告》股市喘息 美股基金吸金轉強
2022年10月26日 週三 上午8:27
【時報-台北電】聯準會報告指出經濟成長放緩、釋出可能於明年初結束前置性激進升息訊息,市場投資情緒獲得喘息,部分股市資金動能恢復。根據最新統計顯示,過去一周雖如全球新興市場、亞洲不含日本及已開發歐洲股市續呈資金淨流出狀態,但包括歐非中東、拉丁美洲及美國等地股票基金則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又以美股基金單周淨流入119.76億美元動能居全球之冠。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在包括美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企業獲利轉弱、積極的貨幣政策、持續偏高的通膨數據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下,金融市場面對了較大不確定性,波動較大的狀況可能持續,而如此雖使多數金融資產今年以來表現面臨挑戰,但也讓包括美國股市、非投資級債及可轉債等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觀察各式美國資產,標普500指數的預期本益比已由今年初的21.4倍大幅回落至15.15倍、低於長期的16.37倍,投資價值浮現。在可轉債部分,謝佳伶表示,當前美國的可轉債大多為總報酬及偏債型,如此代表若市場持續震盪,在債底的保護下、可轉債下檔參與率可望降低;反之若投資氣氛轉佳,可轉債也有機會參與股市走升,在當前市況下可望展現相對跟漲抗跌的特性。
投資操作上,謝佳伶指出,面臨高波動可能延續的後市,可以可用包含了美國股票、非投資級債及可轉債等兼具收益及成長的多重資產作為核心配置、透過分散的投資組合,不但可持續獲得債息收益,也可把握參與股市打底後的市場轉折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根據FactSet統計,已公布財報的20%史坦普500企業中,72%獲利優於預期,低於過去五年平均,今年第三季史坦普500大企業獲利預估成長1.5%,較6月底預估的9.9%下調,將是自2020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的獲利成長率,11大產業中僅四個產業獲利預估維持正成長,能源類股為最大貢獻者,若扣除能源類股,史坦普500企業獲利預估將下滑4.9%。
考量企業面臨景氣放緩、成本上升及強勢美元等諸多不確定性,企業獲利下修風險仍高,美股評價恐持續承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因應市場波動環境,建議以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應對市場各種情境。考量景氣下行壓力,債券殖利率墊高具投資吸引力,建議可先留意美國政府債或美元計價全球複合債券型基金的防禦機會。
股市則可留意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和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等抗景氣循環題材,至於生技或科技產業短期波動仍大,建議採取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參與創新商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