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25 07:01
朱立倫:舉債建設 幫游資引路
62543
朱立倫:舉債建設 幫游資引路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林安妮、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0.03.25 03:19 am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說,政府將修改預算法、公共債務法,透過「舉債建設」,把龐大社會游資導向公共建設。
記者高智洋/攝影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昨(24)日表示,政府將修改預算法、公共債務法,透過「舉債建設」,把龐大社會游資導向公共建設。未來公務預算負責政府日常支出,公共建設等資本支出則由建設基金負責,這將是我國預算制度的重大變革。
朱立倫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上任以來,成立了三個小組,包括公股督導管理小組、國有土地活化清理小組及公共建設財務調度小組,公股督導小組日前剛提出公股董事長、總經理待遇合理化改革;國有地清理小組,也規劃將多筆閒置的國有地,做開發利用。在公共建設財務調度小組方面,將修改預算法、公債法,將社會游資導入公共建設。以下是訪談內容:
問:政府持續舉債,是否會有債留子孫的問題?
答:我在當立委、教授時,就注意到相關問題,公有債務的定義經常被混淆,其實政府舉債有兩種,一種是「舉債度日」,一種是「舉債建設」,「舉債度日」是要還的,舉債多了,大家常說「寅吃卯糧」,就是這個意思。
「舉債建設」則可以創造公共利益,推動經濟建設發展,借愈多就可以賺愈多。就像一個人刷卡消費可能變成卡債族;但跟一個人貸款去買房子投資,兩者是不同的。
國內公共建設經常受限於財源,大陸都是靠自償性財源,舉債是一種財務調度,如果將來民意、立委可以認同,高速公路等公共建設的推動就會很快,若成立國家公共建設基金,由這個基金舉債籌措財源,推動自償性的建設,就不必再編四年5,000億元特別預算案,也不必做隱藏性預算。至於公務預算,則是日常的支出需求,就儘量不要舉債。
問:如何將社會資金導入公共建設?
答:國內現在是超額儲蓄,根據統計,平均過去十年來,儲蓄率是28.39%,投資率則是21.05%,二者的差額達8.65兆元。另外,郵政儲金高達4兆多元,加上政府四大基金,民間游資相當充裕。應把這些資金尤其是郵儲金,導入到有自償性的公共建設上,突破公債法、預算法限制,讓資金有去路,這樣一來,投資偏低及超額儲蓄的問題都可解決。
財政部等相關單位會提出修法規劃,包括公債法主要是排除債限等規定;預算法則是把公務預算與基金預算,資本門及經常門,以及公共建設等重新定義,不要綁死預算。
台灣蓋一條路往往要分五年、六年編列預算,為何大陸一條高速公路可以很快就蓋好,就是因為我們有很多都被預算卡死了,台灣不是沒有建設的條件,但很多資金的導入,都受限於預算法、公債法的規定。
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否則任何一個政黨執政,在野的政黨都會反對舉債。資金導入公共建設後,也可以解決游資過多問題。
62544
台灣經濟 不會二次探底
問:大陸總理溫家寶日前提出擔心全球經濟恐二次探底的說法,受到歐洲債信等影響,台灣的景氣復甦會出現W型二次探底嗎?
答:台灣景氣復甦出現W型向下探底的機會不大,有人擔心受到歐洲債信等影響,經濟會向下探底,但我不這麼悲觀,今年經濟成長率主計處預估4.72%,但我認為應該在4.8%以上。
其實外界擔心景氣可能再出現下探,並非指出現經濟衰退,而是憂心經濟成長速度不會這麼快。大陸和台灣不同,大陸每年經濟成長率約8%或9%,但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較成熟,每年經濟成長目標約4%或5%,今年台灣經濟情勢走向不可能出現W 型。
至於失業率,外界可能不知道去年失業率最高時,曾達到7.95%或7.96%,因為若把23.5萬人休無薪假也算進去,失業率應增加1.83個百分點,但今年1、2月失業率已分別降至5.68%、5.76%,休無薪假人數為零,已下降約2.2個百分點。
每次金融海嘯來襲,就會產生新的產業結構,年底前將失業率降到5%以下是政府努力的目標,政府將大力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和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機會。
但失業率要降到4%以下,需要創造新一波的產業,目前政府推出的六大新興產業和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還需要二、三年後,才會發揮效果。
問:對於國內股市的看法?
答:今天收盤是7,822點,去年股市一度衝到8,300多點後下跌,當時很多人怪罪是國安基金釋股,但那個時候國安基金並未釋股,主要是全世界都在修正,且一路從4,300點衝到8,300多點,已漲過頭了。
其實,國安基金管委會只是授權國安基金可以釋股,今年開始國安基金雖逐步釋股,但釋股是很慢的。
今天看到一則報導說,國安基金釋股百億,怎麼可能?那來的賣股百億?國安基金釋股是很保守、逐漸退場的,退場時機可能達半年,甚至一年都有可能。又不是三天或者三個禮拜、三個月賣掉持股。
我希望市場了解,不要再以國安基金做為進場或退場、做多或做空的理由,基本上這只是股市的「老師們」提出的理由。
問:證交所提議放寬漲跌幅到10%,你對於放寬股市漲跌幅的看法?
答:我一向贊成放寬股市漲跌幅,但一下子要放寬到多少幅度可以討論,我會鼓勵放寬股市漲跌幅,台灣的股市已漸趨成熟,讓大家有彈性投資比較好,過多的保護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