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09-13 08:59

生技股擁雙金資源 產業前景看俏

2022/09/13 08:58:32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生技產業資金投資與企業合併不停歇,據統計2021年,創投資金在生命科學項目的數量與金額達新高470億美元,2022年迄今企業併購案已達177億美元。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儘管第三季全球市場仍受9月美國又升息影響波動,但生技產業為剛性需求,各國於疫情後不得不持續投入資金發展的一塊領域,因此產業前景看俏,建議持續定期定額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表示,在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所籠罩的烏雲底下,股市波動將再度放大。但個別產業,可以看到生技醫療產業不斷有新的消息傳出,除了研發資金投入創高,受制於疫情影響的企業併購案,2022年上半年已達177億美元,超越前兩年的水準

劉翠玲進一步分析,醫療保健產業中醫療通路與服務、製藥等防禦性領域,有望再次吸引資金進駐;生技族群持續受惠臨床數據成功解盲、藥證獲批與併購等相關題材,持續展現其創新趨勢與剛性需求特性,後勢仍可期待。

目前除NBI指數長期投資價值浮現,生技類股多頭因素仍在,劉翠玲分析,主要因為創投資金和企業合併案持續發酵;生技產業在2020年至2022上半年平均併購金額明顯低於過往7年平均上半年併購金額43億,但隨著Covid-19新冠疫情退燒,遞延併購案已陸續出現,推升全年度企業併購案總金額,截至7月止,全球大型生醫企業合併案例規模已高達177億美元,更勝過去兩年表現狀況。

再者,劉翠玲指出,經過了這兩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生技醫療產業已成為各國政府重視,且不得不發展的常態性產業就如軍備競賽一般;我們研究團隊看到2021年創投資金在生命科學項目的數量與金額達新高,成交總金額可達470億美元以上,相較前兩年347億與229億美元又高出許多。

此外,2021年製藥研發金額達1330億美元,年成長率達+7.5%,產業資金投入不停歇,推動研發進展。展望第四季,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生技醫療類股一直是剛性需求支撐,無論景氣循環,醫療服務與生技製藥類終究被市場龐大需求追著,前景看俏;因此,建議不妨透過「金循環」投資法,利用生技股票基金搭配AI新科技基金定期定額,做中長期投資規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