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5/36/53699.jpg)
-
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09-08 08:35
美科技股急殺 超跌加碼良機
基金》【時報-台北電】目前市場最擔憂的變數在於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就升息來看,預期下半年美國通膨有望逐步降溫,升息的衝擊可望淡化;至於縮表,雖然聯準會開始縮表,但是以到期不續作每月縮表950億美元,並非直接出售手上未到期債券。投信法人指出,近期美國科技股的急殺已使估值來到偏低位置,甚至許多績優股已進入超跌區,建議可以逢低加碼。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在人口爆炸及氣候變遷的時代,環保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各國政府也大力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政策及獎勵方案,其中,電動車是最主要的受惠產業。 近年來國際汽車大廠商對電動車項目發展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除了龍頭特斯拉,通用汽車、福斯汽車等老牌汽車大廠也相繼加入電動車行列,在新創公司及老牌汽車大廠共襄盛舉下,電動車相關產業深具成長爆發力,從2010年至今,電動車銷量幾乎是以每年50%的速度超快速成長,到現在已經成長了50倍。 分析師預估,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估將達1252萬輛,未來五年平均年複合成長率達38%。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聯準會年會期間震盪往往是對優質成長股建倉時機,投資可趁機掌握中長線勝率。例如,當前具備政策支持與成長題材的電動車產業便是值得承接的焦點。 中信電池及儲能ETF經理人詹佳峰指出,響應美歐及大陸對新能源車的相關政策,電動車的需求持續增長,根據市調機構BNEF預估,全球2025年電動車銷量將增長至2107萬輛,2021~2025年的銷量平均增速達33%,需求量大幅提升後將帶動整體供應鏈,其中又以佔據電動車半數以上成本的電池更加受惠。(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