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03 08:50
ECFA條文越簡單 就越快簽署
2010-03-03 工商時報 【記者彭媁琳/北京專訪】
中國大陸WTO專家,也是大陸ECFA重要幕僚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張漢林在11屆全國人大政協3次會議開幕前夕,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簽署ECFA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只要能簡化條文內容,就可以爭取儘快簽署。ECFA肯定是大陸對台灣讓利的,不可能對等,大陸將採用WTO plus(即優於WTO)的方式,提供比WTO承諾更優惠的條件給台灣。
同時他認為,今年上半年如果要簽ECFA,那麼就要簽早期收獲清單,讓市場准入先行;而金融業開放應列入早收清單當中,而且對開放台灣金融業登陸的幅度也將超過WTO的規範。
記者(以下簡稱問):目前大陸對上半年簽署ECFA的態度是什麼?
張漢林(以下簡稱答):胡錦濤已經提出大陸希望儘快簽,但沒有具體時間表,時間要取決於雙方技術談判,其中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充分考慮台灣提出的訴求、二是儘可能使ECFA內容不會出現台灣方面的擔憂。而且胡錦濤說了,大陸勞工不會過去,顯示出大陸對台灣提出的訴求都有反應了。
不要把協議內容搞得複雜就可以儘快簽署,但如果把早期收穫清單或初步框架協議內容弄得很複雜,那協商時間就會很長。針對台灣提出的那幾個方面,例如開放對台灣意義比較大的產業等,大陸都已經有初步幾個共識了,只要台灣內部有共識,大陸就會快。
問:溫家寶提出了讓利於台灣農民的說法,讓利的幅度有多大?
答:ECFA肯定是大陸對台灣讓利的,不可能對等,就像對香港、澳門,大陸其實沒獲得太多利益。將採用WTO plus的方式,提供比WTO承諾更優惠的條件給台灣。台灣金融業者來參股,給予超過WTO的承諾也沒問題,像現在對港澳就沒有上限限制,獨資控股都行,重點是吃不吃得了。
問:ECFA簽署後,台灣能最快速獲利的產業有哪些?
答:就是台灣優勢產業,包括IT、創意、精密儀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等,且企業還會改變整個營銷模式,重組發展戰略。以前在大陸製造、歐美消費,未來會是研發放在台灣,加工、製造,乃至於消費都會在大陸。大陸13億人口不是過去所謂的潛在市場,已為現實市場,社會商品零售總和將近20兆元人民幣(下同)。
問:ECFA中是否會觸及避免雙重課稅問題?
答:這可在ECFA裡解決。稅收是地方跟中央部會的事務,跟各地方政府財政部等個別談會很麻煩,中間會有利益衝突。但ECFA是大陸中央在掌控的東西,所以如果放在ECFA裡面去做,反而好處理。因為大陸是中央集權的政體,ECFA一旦實施,中央與地方就會一致執行,問題都解決了。
問:ECFA的中文名稱是否可以各自表述?未來是否要向WTO通報?
答:因為ECFA是比較高層次的事務,所以不能比照簽署MOU時各自表述的方式,必須在中文名稱上獲得共識。但ECFA不一定要向WTO通報。多哈回合談判中關於各國簽訂FTA通知機制內,是要求要通報,但既然多哈回合都還沒有談完,就相當於沒有硬性規定要各國通報。
問:台灣金融業登陸的定位與開放幅度在哪?答:金融業應早期收獲開放,開放幅度都好談,兩岸金融業有很大差距,所以要怎麼開都沒什麼問題金融業可能列入早收清單。關鍵是在台灣的銀行還是小了一點,所以應該針對台商集聚的地區經營,或是跟大陸的銀行參股合作,不一定要採取獨資。台灣銀行業應該轉變觀念,應該積極主動提出要參股大陸銀行業的要求越拖越被動,大陸銀行成長太快了。大陸有很多地方性的小銀行發展得很不錯,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