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25 08:33
王振堂:有稅負條件 才能與HP爭強
2010-02-25 工商時報 【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新版產業創新條例在企業界引發唇槍舌戰,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祭出不惜將營運總部遷出台灣的狠招後,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昨日也表示,為總體競爭力的考量,若新版產創條例過關,宏碁將持續評估營運總部移至海外的可能性,力求在稅負條件,與惠普有競爭籌碼。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昨日接受採訪時則緩頰,政府應該站在宏觀的立場看待問題,若因為企業放話外移而做決策,在邏輯上不通,也容易陷入「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迷思。不過,施振榮態度上則贊成產創的優惠條款,協助提升大企業的競爭力。
王振堂指出,就總體稅收的角度而言,台灣與外國企業相比「輸很大」,以惠普為例,美國與很多國家有租稅協定,可以受到很多減稅優惠,相形之下,台灣與他國並無租稅協定,在國外繳的稅,無法在台抵減,導致宏碁實質稅率在25%以上。
由於宏碁立下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筆電品牌,2012年躋身全球最大PC品牌,惠普是宏碁的首要對手,王振堂力求宏碁在整體競爭條件與惠普有一較高下的籌碼。王振堂表示,若新版產創過關,基於整體競爭力考量,宏碁將持續評估將營運總部遷出台灣的可能性。
經濟部新版「產業創新條例」勢在必行,刪除跨國企業在台設立營運總部可享15%營所稅優惠條款機率不低。昨日王振堂以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身份重申,將與政府高層溝通到底,電腦公會不會放棄溝通,將隨時備戰,對的事情堅持到底。
王振堂坦言,最近為此受到打壓,他強調,他的立場是站在台灣的產業發展,並不是單獨為了宏碁。王振堂指出,政府對產創第30條的適用對象應該放眼全球龍頭企業,不是外界說的只有少數幾家國內企業適用,而有圖利財團的批評。王振堂表示,宏碁不是財團,廣達也不是,外界不能用有色眼光看待跨國企業。
施振榮表示,政府不能只從稅收減少單一面向來衡量政策,即使眼前稅收減少,但能反應到對未來有幫助的項目,例如提高企業競爭力,繼而創造就業,對經濟發展有助益,長遠來講反而可以創造稅收,政府可以當作投資,適度的放行。
施振榮指出,過去宏碁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尚不到營運總部的層級,也得到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優惠獎勵,例如這樣的作法就有助吸引外資,創造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