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揭2優勢:由日本生產蘋果手機 如何?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5.30
圖/freepik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日本力拚重振半導體產業,包括讓台積電進駐設廠,以及與美國合作生產2奈米晶片等,日媒進一步指出,為了縮短與大陸在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差距,應爭取美國科技大廠蘋果在熊本設立生產基地。
《日本經濟新聞》以「由日本生產蘋果手機,如何?」為題撰文指出,如果以台積電設廠的日本九州熊本縣為中心,畫出半徑1500公里的同心圓,範圍除了東京之外,還會包括首爾、上海、札幌、台北、高雄和北京等,將涵蓋東亞的主要城市,分析熊本位於亞洲高科技產業的正中心,以九州為例,自1970年代起就有日本「矽島」的稱號。
報導進一步分析文「熊本同心圓」,發現除了深圳之外,蘋果主要代工廠據點包括上海、江蘇昆山、河南鄭州等皆位於此同心圓範圍內,而索尼熊本廠可生產圖像傳感器,是手機鏡頭不可或缺的關鍵零件,強調iPhone生產基地建在熊本乃至日本九州的任何地點應該不足為奇。
報導分析日本優勢,首先,日本比大陸更靠近美國,從2021年iPhone供貨量約2.4億支來看,對日美供貨占整體的3成以上,大陸銷售部分占逾2成,對於蘋果公司來説,在日本建生產基地,具備可以縮短供應鏈的優勢。
再者,日幣貶值也是一大誘因,以台積電為例,在日本內閣決定提供4000億日圓補貼吸引的2021年12月6日當天,匯價為1美元兌113日圓,近日則為1美元兌127日圓,文章分析「日圓貶值抑制了按美元計算的投資額,對企業來說這或許並非壞事」。
日媒先前指出 ,在1980年代後半期,日美雙方簽署對日本不利條件的《日美半導體協定》,形同美國向日本發動半導體貿易戰, 因美國不斷要求日本半導體開放市場,並遏制對美出口,日本企業因此逐漸喪失競爭力,市占也下降到1成左右,因為美國在某種意義上施加壓力的原因,後來日本走錯了路導致了衰退。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