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20 11:43

台船譚泰平:航運明年走出低潮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0.02.20 03:47 am
台船新任總經理譚泰平表示,今年將有1,000艘散裝新船投入市場,在供需嚴重失衡下,將是台船接新單最艱辛的一年。他並預期,國際航運市場到明年才會由谷底緩慢回升。
面對嚴峻挑戰,譚泰平強調,準備以客製化開發特殊工作船如電纜鋪設船、海洋工程船,以及液化石油氣船等以強固本業;並發展核電、綠能、塗裝等新事業,降低景氣對營運影響。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航運市場情勢的變化?
答:自2004年到2008年第三季是市場的高峰期,可以說是50年來僅見的榮景,從起漲點的運費來估算,約有十倍漲幅,此一情況激勵各船東爭先恐後訂製新船。但2008年第四季市場發生金融海嘯,需求直轉急下,立即導致市場供過於求迄今。
其中令人擔心的是,從2009年至2011年,三年內有2,400艘新散裝船加入市場營運,尤其是今年就有約1,000艘完工,對於市場將造成雪上加霜效應。一般造船廠必須掌握未來三年的訂單,才能順利操作船塢檔期,依目前情勢研判,今年將是台船最辛苦的一年。
圖/經濟日報提供
問:市場何時會擺脫谷底?
答:現階段亞洲地區經濟已見復甦,以中國大陸為例,去年經濟成長率逾8%,今年也可望維持同一水準,受此帶動下,貨源先增,船隻需求隨後跟進,預期明年會落底,然後慢慢攀升。
問:近期傳出南韓船廠拋售新船,是否會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答:從市場上蒐集的訊息看,南韓同業拋售的船型包括海岫型散裝船、貨櫃船,至於數量尚無法掌握。但以低價脫售,勢必衍生船東成本大降,進而造成運費下殺等連鎖效應,對市場投下不利變數。
造船業正處於混沌未明階段,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產生變化,如原本有意下單的船東,可能先退場觀望,台船正密切注意此情勢對後續接單的影響。
問:台船如何面對市況挑戰?
答: 全球經濟雖然有周期循環,但基本上是一直往上走,對船隻需求會增加,加上船東汰舊換新船隊,也將帶來業務,台船不擔心接不到單,但在乎影響獲利的船價。
以海岬型船為例,前年行情最高一度攀升至一艘上億美元歷史新高,但現在下跌至不到6,000萬美元、跌幅超過四成,目前買賣雙方均在等待何時落底的訊號。
船廠、船東處於僵持局勢下,台船則加緊開發特殊用、具高利潤的船種,如海洋工程船、挖泥船、打樁船、管線鋪設船、電纜鋪設船、海洋吊桿船等。台船也有能力設計液化石油氣船,正展開設備添置等可行性評估。
除本業外,台船準備發展其他新事業,包括核電工程、綠能產業等均已在布局,今年準備與下游承包商、油漆供料商合資成立一家塗裝公司,以台船現有一年五、六億元業務量為基礎,然後再爭取中油、台塑等客戶,把營運規模做大。
【2010/02/20 經濟日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