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4月汽車銷量 年減近48%
工商時報 李書良 2022.05.12
4月大陸汽車產銷數據大幅萎縮。圖/新華社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受到官方封控疫情影響,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4月份大陸汽車產銷數據大幅萎縮,當月產銷分別年減46.1%和47.6%,月減均超過4成,尤其銷量僅118.1萬輛,創下近10年新低紀錄。就連過去風頭最盛的新能源汽車,同樣難逃打擊。
綜合陸媒報導,中汽協11日發公布年4月大陸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20.5萬輛和118.1萬輛,分別月減46.2%和47.1%,年減46.1%和47.6%。4月產銷數值也成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月度數值新低。
另外,4月份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為31.2萬輛和29.9萬輛,分別年增43.9%和44.6%,但與3月份產銷46.5萬輛和48.4萬輛的成績相比,月減32.9%與38.2%。
報導指出,3月底上海疫情升溫,官方實施分區管控後,4月長三角多地城市跟進實施嚴格管控措施,除了重挫當地工廠生產及物流運輸,也讓市場買氣降溫。尤其長三角地區消費力居大陸之冠,對新能源汽車購買量占全大陸逾3成,但在封城封控之下,原本市場期盼的「金三銀四」旺季失約未至。
中汽協6日曾表示,預期4月份大陸汽車銷量僅117.1萬輛,這與11日公布的正式數據基本符合,但銷量表現居然不及2020年3月份疫情剛爆發時的143萬輛,顯見長三角地區的封城封控殺傷力大於當初湖北封省。
大陸乘聯會10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4月大陸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04.2萬輛,年減35.5%,月減34%,兩者數據均處於當月歷史最低值,說明汽車業產銷兩端面臨巨大壓力。
中汽協坦言,4月份受到疫情影響,帶給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有史以來最為嚴酷考驗,企業停產停工,物流運輸受到較大阻礙及生產供給能力急劇下滑,消費能力和信心也明顯下降。
業界認為,隨著疫情趨緩,4月中下旬上汽、特斯拉等車企逐步復工,加上官方政策鼓勵汽車消費,5月產銷表現應可優於4月,但因疫情仍在大陸多地散發,估計5月份銷量數據仍將在低檔位置。

車載電池受創 寧德時代丟市占
4月長三角地區封城封控,不僅重創汽車業產銷,就連當前火紅的車載電池同樣受創,裝車量與3月相比下滑近四成。「寧王」寧德時代雖仍雄踞市占率榜首,但受上海廠停產影響,市占明顯下滑。相反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則是急起直追,當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突破三成。
新浪財經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受到4月份疫情多地散發及長三角地區封城封控的影響,當月大陸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3.3GWh,年增58.1%,但月減38%。
另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11日資料指出,4月份大陸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五名,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和欣旺達。其中,寧德時代單月裝車量5.08GWh,占比38.28%,排名第一,但較3月份49.75%的市占率大幅下滑逾11個百分點。4月份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裝車量為4.27GWh,占比32.18%,3月份時為20.31%。
寧德時代4月份裝車量遭遇打擊,主因是上海工廠因配合疫情防控停產。上海廠是寧德時代的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產能約為80GWh,僅次於福建寧德基地和四川宜賓基地,主要用於生產動力電池模組。該工廠位於上海臨港新片區,毗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寧德時代曾表示,這波疫情導致物流和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增高,部分員工返工受阻,對工廠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挑戰。4月中旬上海發布首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後,寧德時代名列榜單,並在4月18日重啟生產。
報導指出,寧德時代上海工廠是由其子公司瑞庭時代新能源科技負責經營,瑞庭時代被上海市經信委列為三家「必須復工的停產企業」之一,其餘兩家分別是特斯拉上海工廠和三一重機。
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汽車銷量車載電池封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