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_Tsai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2-12 16:22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旗幟紅色高棉即赤柬(高棉語:Khmaey Krahom,法語:Khmer Rouge),1950年成立時為印度支那共產黨的分支名為柬埔寨共產黨,1970年後改名為柬埔寨民主黨(Part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該黨是一共產主義組織,但奉行極左政策。於1975年至1979年間,先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泰國的不同程度支持下,成為柬埔寨的執政黨。在柬埔寨共產黨的「三年零八個月」管治期間,處於戰亂的柬埔寨估計可能有200萬人死於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各種原因,佔當時柬國人口五分之一,是20世紀中最血腥暴力的人為大災難之一。目前在柬埔寨發現的埋人坑超過20000個。2007年9月下旬赤柬第二號人物農謝由聯合國支持的特別法庭宣布,他正式被控以戰爭罪和反人道罪。之後發明一字為自種屠殺(autogenocide)形容紅色高棉。
2007年11月中,柬埔寨警方拘留赤柬第三號人物,前副總理和外長英薩利及他太太英蒂迪(前社會事務部長),他們和另外兩人將移交聯合國種族滅絕法庭審訊。2009年2月18日,聯合國與柬埔寨共同組建的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開庭提審康克由,拉開審判前紅色高棉成員及主要領導人的序幕,並初步認定紅色高棉時期有170萬人無辜死亡。
紅高棉的創始
印度支那共產黨於1931年成立,其分支柬埔寨共產黨最早於1951年出現,後來的紅高棉領袖波爾布特則堅稱該黨於1960年正式成立。在早期仍是從屬於越南共產黨,在六十年代中期曾於越南邊境聯同越共一起與美軍交戰。後來出現了一個高棉人民革命黨是柬埔寨共產黨前身,之前如入高棉人民革命黨,便一定同時入印度支那共產黨。
該黨在1970年代中期仍被稱為「柬埔寨共產黨」(CPK),至1980至1990年代改稱為「柬埔寨民主黨」,但媒體則常以法語名稱「赤柬」或「紅高棉」來稱之。該名稱的起源是來自西哈努克親王在1950年代形容該黨的政治取向。
在紅高棉管治時期(1975-1979),該黨中央的領導人如下:
波布(Pol Pot, 原名沙洛沙)-「頭號人物」,運動領袖,紅色高棉政府總理,1963年2月起出任總書記直至1998年逝世
農謝(Nuon Chea)-「二號人物」,中央委員會副書記,民柬全國人大委員長 (在生)
英沙里(Ieng Sary)-「三號人物」,副總理兼外長 (在生)
塔莫(Ta Mok)- 「四號人物」,赤柬最後領導,西南部地區書記 (已故)
喬森潘(Khieu Samphan -「五號人物」,國家主席團主席,後接替波布出任總理 (在生)
宋先(Son Sen)- 國防部長 (已故)
雲雅特(Yun Yat)- (宋先的妻子) (已故)
柯袍(Ke Pauk)-「13號人物」,中部地區(之前為北部)書記 (已故)
英蒂迪(Ieng Thirith)- (英沙里的妻子) 社會事務部長 (在生)
紅高棉的領導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沒有多大改變,而該黨領導人多來自中產階級及在法國的大學接受教育。大多數紅高棉戰士多從貧窮農民中徵召,而經濟來源則為軍用兵器、炸藥,以及中共的支持。現時的游擊隊約有8,000多人。
意識形態
此條目或章節需要擴充,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2007年11月30日)
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紅色高棉的意識形態結集了毛澤東思想、歐洲左翼的反殖民思想。屬於共產黨分支中的極端派別。他們奉行的是「最純潔」的共產主義,要消滅一切資產階級和私有制。
紅色高棉的社會主義和中國社會主義區別很大,理論基礎和中國基本一致,但實際操作上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國還激進。中國當時的社會主義還有階段理論,指明要經過較長的一段時期從社會主義過度到共產主義;紅色高棉直接消滅城市、取消貨幣、取消正常的夫妻關係,一切受政府配給控制,實行最純粹的「共產主義」。
紅色高棉的崛起
柬埔寨共產黨於1950年代成立,當時是越南共產黨的分支。至1970年代改為柬埔寨民主黨(Part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後被稱為法語的「紅色高棉」。
1863年後,柬埔寨淪為法國保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至1945年,日軍佔領柬埔寨,戰後於1953年11月9日脫離法國獨立。在公元802年至1970年間,柬埔寨的政治是世襲君主制,至1970年3月18日,朗諾將軍(Lon Nol)趁管治者西哈努克親王(Norodom Sihanouk)出國在華訪問時把他推翻,奪取權力。根據美國中情局一名高層當時的分析,中情局認為如果朗諾成功奪權,他會衷心地歡迎美軍。美國迅即與朗諾政府建立關係,並在金錢上給予支持,當時美軍正與越共和紅高棉交戰。
西哈努克其後流亡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當時赤柬與朗諾政府為敵,西哈努克遂支持赤柬去對抗朗諾政權。
1975年4月17日,赤柬攻佔金邊,推翻了朗諾政府,並建立了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紅高棉),其實際領導人為波布,在公開場合上喬森潘則作為國家主席領導柬埔寨。西哈努克作為元首被帶回國家,但在1976年4月4日被迫退休。
紅色高棉的管治
紅色高棉執政期間,試圖逐步將柬埔寨改造為無分任何階級的社會。政策包括撤銷貨幣、取消財產私有、取消城市等。
1975年4月17日,由波布政權對金邊的人民喊話,藉美軍即將空襲金邊的喊話,請首都居民疏散至鄉下,並以三日後將可以返回為由,要求居民不必帶任何財產。所有居民被迫緊急撤離,部分不願意的人被軍隊開槍打死,一些沒有能力離開的人如殘疾者被丟棄。三天時間內原有200萬人口的金邊變成一座空城。撤離過程中大量人口死在路上。
紅色高棉試圖將全國人口集中到農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將農產品出口到國外以獲取外幣購買農業機器,再投入到農業中去,等到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進行工業發展。但由於內部管理問題,造成農業生產指標過高,產生類似中國大躍進時期的情況:中層領導為完成上級任務,謊報情況並過度收繳糧食,引發全國性飢荒。這樣就造成紅色高棉一方面出口糧食,另一方面國內飢荒的奇怪現象。原有的城市居民本身就不適應農村勞動,加上飢荒,發生大規模的死亡。
政治上,紅色高棉實行高度管制及清洗。政府限制國民的活動,稍有違反即可能被處死。貨幣被取消,人民於公社內勞動,並禁止在公共食堂以外取食。更有人因身體太弱不適合勞動被殺。夫妻被分開,一個星期只能見面一次。
政府的清洗最初針對原城市居民,特別是與西方有接觸、受西方教育的知識份子,和為政府工作等人。後來進一步包括紅高棉革命時的各級幹部。全國各地建立起很多專為清洗而設的監獄,監獄工作人員多為農民或十多歲的青少年。他們用殘酷的手段強行逼供,然後將人殺害。被清洗的人員中包括西哈努克的兒子和孫子等。
據不同的統計,紅高棉管治期間的死亡的柬埔寨人估計在一百二十萬至三百萬,佔當時人口的約五分之一。當中五萬至十萬人是被當局處決。有人說紅色高棉的屠殺是為了進入共產社會的重構社會活動。
被柬共慘殺的百萬犧牲者中的幾個S21集中營
當上百萬柬埔寨人在集體農莊里慢慢走向死亡,另外一些人和他們的家屬則被貼上「政治犯」的標籤,在紅色高棉的「審查中心」裡面臨更為直接的恐怖。所有這些審查中心中,最著名的被稱為「S21集中營」,這是金邊郊外的一棟磚石結構的法式建築,以前是一所中學。
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共產主義戰士被逮捕,然後送往S21,其中包括紅色高棉的一些最忠實的高級幹部,如外務部副部長胡寧、信息部部長沃維。據戰後聯合國調查委員會的統計,總共有約2萬名有名有姓的人先後進入這片建築,他們大多是紅色高棉自己的同志,僅有7人活著從裡面走出來。
大部分進入S21的人實際上都沒有犯下被指控的罪行。S21的運作邏輯是,首先抓住一批「叛徒」,然後嚴刑拷打逼迫他們承認他們的罪行。因為不認罪是不被接受的,即使是最忠誠的紅色高棉同志也會最終承認他們為美國CIA做間諜,當越南人的走狗,暗中反對中央,甚至是非禮幼女。接下來,他們被要求供出新的名字——其他同黨,然後他們就被殺害了,而另外一批人又有了新的罪名,於是再被帶進來,重複這一過程。殺人手段極其殘忍,用棍棒斧子處人死刑。
紅色高棉對自身組織的純潔追求近乎偏執,波布喜歡用細菌來形容黨內的異己思想,「它們」無處不在,所以黨的眼睛必須時刻睜開。紅色高棉在馬不停蹄的大清洗中,先後宣布破獲了越南、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克格勃和台灣國民黨4個特務系統。
與歷史上所有大清洗不同,紅色高棉內部清洗的對象可以使用「全稱判斷」,即清洗對象可以是某個地區黨政組織、軍隊系統的全部成員甚至總人口。譬如1978年對東部大區地方幹部和軍隊系統的大清洗半年內處決了10萬人。
紅色高棉的衰亡
1977年9月,波布第一次拿起國家廣播電台的麥克風,進行了一場長達5個小時的演講,主題思想是反對國內外一切反動勢力,將革命進行到底。柬埔寨國民,包括許多紅色高棉的中高級幹部,都是第一次聽到自己領袖的聲音,許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波布這個名字。之前,他們只知道統治者是「安卡」。
1978年5月,大清洗激發了反波布的起義,被鎮壓後,流亡者在越南成立了「柬埔寨民族團結救國陣線」,領導者是紅色高棉曾任師長、省委書記的高層領導人韓桑林。1978年,蘇聯和越南簽訂友好同盟條約,12月25日,10萬經歷越戰洗禮的越南「志願軍」發動勢如破竹的進攻。1978年12月,越軍進攻柬埔寨,並於1979年1月7日攻佔金邊。這一系列軍事行動,被稱為第三次印支戰爭。
實際上被軟禁的西哈努克在金邊被占前幾天被紅色高棉釋放,派往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對越南的侵略進行申述。他在參加大會後於酒店中在一個美國警察的幫助下逃離。2月15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過期失效,2月17日,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北部與越軍展開了戰爭。
縱使不少柬埔寨人對越南的統治感到恐懼,但越南軍仍在不少投誠的紅高棉人士的引領下,成功瓦解紅高棉政權,而投誠者也成為後紅高棉時代的政府核心。在蘇聯的扶持下,越軍的入侵後,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不滿,透過向聯合國的投票,仍承認紅高棉政權為柬埔寨的合法政府。這也成爲日後引發中越戰爭的一大潛在誘因。
其後赤柬勢力撤往西部,並控制泰柬邊境附近地區近十年。他們受到泰國軍隊的非正式保護,而資金大多來自走私鑽石及木材。美國政府積極支持赤柬對抗越軍的入侵。在整個80年代,美國通過泰國向赤柬提供大量武器、金錢和最先進的衛星情報設備,並在泰柬邊境設置訓練營,由美英特種部隊承擔訓練任務。由於越軍的進攻,使得赤柬下生活的百姓能有重見天日的機會,因此在越共砲聲的接近同時,柬國百姓為免再度遭受戰火波及,自發的以越南國旗中的五星作為樣板,以竹、紙等材料製成五星懸掛於家門口,以代表歡迎越軍的解放。直到目前仍有多數柬國百姓於特定節日時習慣性的將這種星星放置於門前。
那些傳說中紅色高棉對自己人民犯下的暴行的證據,很快在各地發現,越南人將所有證據公之於眾。緩解國際壓力,紅色高棉的領導人在80年代中期紛紛表示退隱,儘管有國際觀察人士認為,這些「退隱」的人物實際上依然控制著紅色高棉的運作。1989年,越南佔領軍撤出柬埔寨,1991年,柬埔寨衝突各方簽訂了和平協定,但紅色高棉此後宣布抵制大選結果,再次向政府軍發起進攻,但這已是迴光返照。
1995年前後,紅色高棉爆發內訌,波布於1997年被自己的同志們逮捕、審判,1998年4月16日,波布被他的同志宣布死於心臟病,但其屍體照片上頸部的痕迹,似乎印證了其被戰友弔死的說法並非虛言。「二號大哥」喬森潘1998年向政府投降,隨後,英薩利、切春、農謝等人也在得到政府的安全保障後紛紛投降。他們都對大屠殺表示道歉,但都堅稱自己「毫不知情,沒有責任」。
難民
部分柬埔寨人在紅高棉管治之前已逃到鄰近國家的難民營,而未能逃亡的則一直在農地工作直至越軍的到來,他們後來也被送到難民營。不少人越境進入泰國尋求庇護,及後也准許前往美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定居。
<編輯> 復元及審判
柬埔寨於1990年在人口及經濟上已大致恢復到赤柬政權管治前的狀態,但不少人對赤柬的恐怖管治仍存在著心傷。雖然當地學校的課程內包括對赤柬的指控,但由於當地人口的平均年齡偏低,尤其至2005年,有近1/3的總人口的年齡不足20歲,普遍對赤柬的認知不足,新一代的青年對赤柬的深入認識多從老一輩的口述中得知,亦有觀點認為其認識主要來自強勢媒體的宣傳。
在越軍擊敗赤柬後,S-21集中營負責人康克由曾試圖銷毀據傳為有關赤柬暴行的文件,但仍留下近10萬頁未能銷毀,另有10萬頁推測藏在宋先生前的居住地。不少赤柬政權前領導人均住在拜林市或匿藏於金邊。
1997年,當地政府成立了審判赤柬委員會。該小組由300多人組成,在法律及司法架構上以戰爭罪、群體滅絕罪及反人類罪起訴及審判仍活著的赤柬領導人。但洪森政權對此事並不積極推動。當局總是以當下要優先發展經濟、資金短缺為理由解釋審判小組進展緩慢。日本和印度為此事提供的撥款,但截至2006年,審判進展不大。
2009年1月,柬埔寨民眾在首都奧林匹克體育場慶祝紅色高棉垮台30周年,感謝越南拯救柬埔寨人民於屠殺與飢荒。
2009年2月18日,聯合國與柬埔寨共同組建的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開庭,拉開對紅色高棉政權及其主要領導人的審判序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