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變變 清零還是共存?
工商時報楊日興、賴瑩綺、李青縈、彭媁琳、數位編輯 2022.04.08
新冠變種病毒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已三年,左右全球疫情走勢的主導病毒株從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一路演變,近期再出現Omicron變異株全新變種XE,目前巴西、英國、香港、台灣、印度等地區都發現XE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疫情報告中指出,初步數據顯示,XE毒株的傳染性比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毒株更強。
面對病毒不斷變身,在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下,大多數政府從一開始的如臨大敵走向與病毒共存,但仍有部分國家堅持清零政策。堅守防疫與全面解封的天秤兩端該如何拿捏,經濟成本是最大考量。
為了實現動態清零,大陸首屈一指的城市上海,自3月28日開始分批次封控,後來又變成「全域靜態管理」、幾乎等同於封城,但仍擋不住來勢洶洶的病毒,單日新增本土感染飆破2萬例。
從「資優生」到如今封控棘手的上海,尚沒有任何解封跡象,民生問題也因此引爆,針對民生物資無法完整覆蓋,上海7日舉行疫情防控記者會坦承,全市米、麵、糧、油、肉的儲備充足,但因疫情防控,出現生活物資難以抵達家門的現象,正全力以赴推進保障工作。
蘇州發現Omicron新變異株 與全球不同源
BA.2變異株比Omicron傳播力強?羅一鈞解答
疫情衝擊 內需不振成經濟成長最大風險
除此之外,上海的疫情外溢,致使長三角地區如昆山也面臨延長封控的挑戰。作為台商重鎮昆山,該市市政府於7日晚間公布,將原訂至8日的靜默期再延長四天至12日,企業繼續實行封閉式管理,這讓準備迎接復工的台商期待落空,也使得貨運全部停擺。
多數業者被迫配合防疫停工,部分工廠不能出貨也無法上工,從清明連假迄今持續處於停產狀態,愈來愈多位於長三角的電子業供應鏈「斷炊」、生產線斷線。
此輪疫情在大陸多個省市擴散,嚴重打擊大陸經濟復甦力道,製造業供需由上升轉為降溫,服務業受到更大衝擊。最新公布的財新中國3月服務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大跌8.2個百分點,跌至逾2年來新低,僅次於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初期。
內需不振,顯然成為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最大風險。高盛及世銀稍早公布最新預測,將2022年大陸經濟成長率下調至5%,主因就是疫情挑戰。大陸多個智囊機構甚至下調首季GDP增長率為4至5%,延續2021年第4季疲軟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大陸官方說法,開年以來前兩月的經濟表現強勁,但3月疫情再起已對經濟成長產生巨大衝擊。
在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單日新增病例屢創2022年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確診數恐怕還會再上升,現在不可能完全清零,必然會有要跟病毒共存時刻,但要努力控制,不要突然爆發,造成過大社會壓力。但與此同時,台灣是否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成為近期爭議不休話題。
大批解封國家 確診數飆、死亡率降
不過與病毒共存政策已在多國採行。據中央社統計,丹麥、荷蘭、瑞典等國2月已率先解除防疫措施,採行「與病毒共存」政策。3月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菲律賓、法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巴西與英國也陸續解封。
這批解封國家大多數並未完全脫離COVID-19疫情高峰,根據「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資料,日本、新加坡、韓國、澳洲、法國、紐西蘭和英國每天仍有大量確診病例,解封後確診數持續增加。
例如法國3月14日鬆綁防疫限制後,單日平均確診數飆過13萬;韓國3月21日鬆綁入境政策後,單日平均確診近25萬例,雖然確診數可觀,但在積極施打疫苗下,大部分地區死亡率皆下降或處於低點。資料顯示,以韓國、新加坡而言,均有超過6成人口施打追加劑。
此外,日本3月22日也解除防疫措施後,全境單日平均新增確診逾4萬例。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宣布,將對全球106個國家解除入境限制,並放寬邊境管制措施。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稍早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決議要解除全球106國的入境限制,自4月8日凌晨起,可申請商務、留學等簽證,但不得以觀光目的入境。開放標準是以該國的疫情控制以及疫苗接種率決定。雖然台灣沒有在106國名單之中,但因台灣自2020年11月1日起,就已被日本列入「解除入境限制的國家名單」。據外務省列表資料,亞洲地區目前並無任何國家/地區被列入拒絕入境名單。
動態清零傷經濟
ING:若上海封城到4月底 全國GDP損失2%
陸3月財新製造業PMI 跌破榮枯線
長三角電子鏈 陷零件斷炊危機
台灣防疫新模式
防疫政策調整 總統:重症清零、管控輕症
與病毒共存 指揮中心放寬4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拍板 即起入境陽性者不再疫調
2021財經大事回顧
新冠戰役再起
打炒房緊箍咒
台股512驚魂記
電力off噩夢
塞港蝴蝶效應
大斷鏈的時代
金融業併購風
中國監管風暴
CPTPP敲門磚
台積電全球夯
元宇宙是什麼
通膨暗潮洶湧
加密貨幣爭鳴
1.5度C救地球
習拜強權對話
新冠病毒話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