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美利達添動能 鎖定E-bike
工商時報 曾麗芳 2022.04.06
巨大集團聚焦在中高階運動型產品與E-bike,對今年的營運展望抱持樂觀。圖/曾麗芳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去年均大賺1.5個股本、締造歷史高峰,惟近期股價卻是跌跌不休,甚至創下波段新低;法人認為,疫情與俄烏戰爭造成通膨、原物料與運輸成本走升,加上去年高成長基期,雙雄今年能否延續去年的成長態勢值得觀察。雙雄則聚焦在高階運動型產品與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對今年營運展望依然抱持樂觀。
巨大集團去年每股大賺15.81元,獲利創下歷年新高紀錄;然而,巨大去年財報也同時揭露,第四季單季營收199億元、年增13.6%,卻因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漲與匯率等不利因素,單季EPS僅2.93元、年減16.5%,遠低於法人預期。
外資券商分析,隨著通膨走升,可能延後消費者對非必需性消費品的支出,加上匯兌與原物料成本等不利因素,恐將侵蝕自行車業者的獲利,雖然雙雄目前訂單滿手,但獲利下滑風險預期將於下半年或2023年浮現,日前對雙雄投資評等都是「中立」。
自行車雙雄獲利創新高、且股息配發同創新高,但股價卻一點都不給力!自今年以來,巨大股價從高點351元、最低跌落到249元;美利達從高點334元、最低跌到226元,雙雄股價均跌破300元大關、首季跌幅均達三成。
巨大集團表示,通膨、俄烏戰爭確實為經營環境添增不確定因素,原物料成本上漲仍帶給獲利不小的壓力,但疫後人們更注重運動健身,預期將帶動中高階運動車款的需求與買氣;此外,高單價、高毛利的E-bike,已成為巨大重要的成長引擎,巨大去年E-bike營收占比提高到31%,未來E-bike營收占比也將逐年攀升。巨大集團對2022年營收雙位數成長、續創新高具信心。
美利達表示,通膨走升,對中低階自行車的買氣影響較大,反觀高階運動型自行車及E-bike則維持強勁銷售,尤其是E-bike,歐美市場持續成長,卻因為缺料,訂單無法被滿足。美利達台灣廠專攻中高階自行車與E-bike外銷歐美市場,今年訂單達交率有機會提高到90%,E-bike營收占比目標拚六成,今年整體營運續成長仍可期。
美利達巨大E-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