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3-17 00:18

長榮爆量大逃殺!網憶這幾檔減資都超慘

長榮爆量大逃殺!網憶這幾檔減資都超慘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3.16
長榮海運。圖/長榮海運提供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長榮出其不意大動作宣布減資6成,將退還股東每股6元,加上配發現金股利18元,合計每股配發24元,對於長榮的舉動股東顯然不買單,原本早盤上漲超過2%後隨即遭遇龐大賣壓,一度打到跌停價142.5元,終場收在143元,成交量大幅增加至52.96萬張。網友對此表示,哪次減資股價後來沒崩,不是每檔個股都像國巨一樣,減資4次後股價一度衝上千元。並舉例像聯合再生、鴻海等,在宣布減資後股價反而跌更多。
通常減資的原因不盡相同,像是鴻海2018年表明減資的理由是因為資本過剩、股東報酬率(ROE)逐年下降,為了提升股東權益,決定減資20%,新股於同年10月26日以82.6元為參考價恢復交易,鴻海股價卻在減資最後1盤跌破70元,收盤報在68.1元,跌幅3.26%,當時股價創下自2011年10月以來新低,許多散戶從股價高點持有到現在,終於選擇放棄,不參加現金減資含淚認賠。
另一種是為了虧損而減資,像是國內太陽能廠聯合再生,2021年3月底由於認列一次性資產減損約45億元,全年稅後淨損約61.4億元,全年每股淨損約2.3元,宣布減資彌補虧損,減資比例約43.4%,隔日被打入跌停價14.95元,盤中跌停價委賣張數高達逾10萬張之多,股價波段下跌至11.5元才開始回穩反彈。
第三種方式則是人人喊讚的現金減資,有人把現金減資比擬做股息發放,認為公司把錢退還給股東,等於高殖利率概念,但以營建股宏盛為例,這兩年股價卻是一蹶不振。分析師強調,現金減資最大的受益者是大股東們,如果公司手上真的有大筆資金,為何不直接發放現金股息,而是透過現金減資的方式,這表示接下來可能也沒什麼重大的投資案,這對公司前景而言,未必是好消息。
(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