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1-19 08:10

日盛投顧分析

1.受到上周五美股大跌百點及國安基金退場的雙重利空影響,即使有開放QDII 來台投資利多,但台股仍在平
盤上下窄幅震盪,惟成功守穩8300 點。早盤亞股大多受到道瓊重挫百餘點影響,其中日股早盤一度大跌近
200 點,韓股也開低,但中場過後,跌幅均已收窄(韓股甚至強勁翻紅)而台股雖有委買大於委賣的情況,但
委買單多以低接為主,追價意願不大,觀望氣氛濃厚,後勢需密切觀察外資動向,因為自12 月中旬起趕在
QDII 生效前大舉加碼的外資,是未來籌碼動向的關鍵指標,尤其本週三台指期結算前後外資淨部位的變化
都是主要觀察點,短線指數波動勢必較為劇烈。週一台股終場以8337.82 點作收,成交量則萎縮至1406 億
元。
2.由技術面來討論,指數創下8380 新高後出現量縮震盪的整理格局,並沒有因為一日的回檔而有翻空之虞,
因為大盤自7490 上攻以來,一直都維持震盪盤堅走法,高點也尚未滿足,此係以6100 所連接6629 及7490
點的上升趨勢線未破為前題,且以短波段來看,目前在第五波末升,若以5-1(6100-7185)與5-5(7490 起漲)
等長則滿足點先看8575 點;若進一步配合量價來看,更明顯可見大盤量增則價揚、量縮即整理,因此後市
期待指數再度攻高勢必須配合量能放大的攻堅型態,至於指標日KD 或週KD 目前也沒有出現交叉向下的翻
空訊號,綜合觀之,法人的籌碼動向及融資的變化,將成為盤面變動時較為具體的指標。
3.在分類指數的部份,資金重新回流電子,盤中成交比重逼近七成,但電子族群表現漲跌互見,太陽能、觸
控、安控、面板弱勢侵蝕繪圖卡、機殼、線上遊戲及二極體等次產業的漲幅;傳產玻陶、營建、電機、生
技的漲幅則受到橡膠、水泥、紡織、運輸及鋼鐡的影響,再加上金融未受MOU 生效的利多,跌幅0.6%大於
指數的0.2%,從量能來看,多方資金似已轉向電子,後勢看盤指標應以電子權值為主。
類股走勢分析:
藍光與3D 概念股:「阿凡達」掀起一陣3D 旋風,今年預計上映的3D 電影包括迪士尼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Tron Legacy」以及夢工廠的「史瑞克4」。研調機構In-Stat 指出,2014 年全球3D 電視機出貨量預估將會
達到4,100 萬台,而3D 藍光播放機出貨量也將會逼近3D 電視的銷售水準,北美將是3D 電視的最大市場,3D
TV 在Sony、Panasonic 等大廠規劃下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在3D 普及衍生的相關商機中,藍光碟片、藍
光播放器也可望明顯受惠,2323 中環、6188 廣明、8008 建興電皆為指標。另外電腦週邊廠2385 群光也接獲
3D 眼鏡大單,後續將推出內建在電視裡具視訊功能的Cam 產品,股價帶量噴出後仍沿5 日線上揚,法人的買
盤尚未鬆動。
二極體:整流二極體矽晶圓與銅等二極體元件上游原料,分別出現供應趨緊和報價墊高的情況,預期將有助
上半年二極體整體ASP 的持穩,加上日圓升值轉單效應,令台系二極體業者有顯著的成長趨勢。指標5425 台
半因積極於車用二極體領域進行佈局,隨著大陸車市自09 年起位居全球第一大市場同步沾光。台半二極體產
品已切入大陸比亞迪以及長春、一汽等車廠供應鏈,並與歐系車用模組業者Hella 攜手,間接供貨給上海大
眾、通用等業者,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車內中控系統、燈具、空調及儀表板等應用,日K 線連3 紅,短多缺
口未封閉前強勢上攻的趨勢不變;2481 強茂隨著各項新應用產品的持續推出,下游客戶的二極體提貨需求亦
持續不淡,預期首季表現可明顯優於往年同期,全年營收則有15-20%成長,股價亦呈帶量突破平台區的強勢
型態,均線糾結於27 附近,為短期重要支撐,其他還有8255 朋程亦值得留意。
封測股:由於半導體淡季效應並不明顯,買盤首先卡位封測族群,2449 京元電受惠於外資的強勁買盤,帶量
創新高;3063 飛信也在合併傳聞下衝高、3264 欣銓、6147 頎邦均拉出帶量的長紅棒,3265 台星科則為封測
中最強勁的指標,連續跳空的多方缺口未封閉則可續強;上述封測族群因非權值股,故皆強於權值的2311 日
月光、2325 矽品,主要係因權值股受國安基金獲利了結的出場壓力較重。
鋼鐡股:國際廢鋼行情每公噸報價約在375~385 美元,國內電爐廠商在收料困難下,全面調漲廢鋼收購價,
並同步調升鋼筋和型鋼等成品價格。本周的鋼品價格全面調升一來反映原料行情,二來改善長久以來鋼筋成
品無法轉嫁成本的現況。以目前國內廢鋼調升後的實際成交價1.22 萬元來看,與國際原料的價格已經明顯縮
小。鋼筋等成品報價也反映原料的上漲,本周鋼筋漲600 元,累計今年元月以來每公噸漲幅已達1300 元或
7.43%,目前價格上升、需求量也同步跟上,預料2015 豐興繼12 月營收25.68 億元創下15 個月的新高紀錄
後,元月營收上看28 億元。2006 東鋼12 月惜售營收僅19.08 億元,元月上看25 億元,增幅約3 成。2038
海光則可望從12 月出貨量5.8~5.9 萬公噸,小幅增加至6 萬公噸,營收月增幅約一成。2014 中鴻股價向下修
正,短期下檔支撐先看月線16.3 元能否守穩;2022 聚亨、2025 千興等強勢股沿5 日線上升續創波段新高。
(2010/1/19 李秀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