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1-25 11:31

1/25盤中熱門焦點股

1/25盤中熱門焦點股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1.25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今(1/25)日熱門焦點股如下:
(1)中鋼去年每股淨利上看3.9元 市場按讚
中鋼(2002)去年業績創歷史新高,全年自結合併稅前淨利844.14億元,年增29.49倍,每股合併稅前盈餘約5.35元。法人推估,中鋼去年每股稅後淨利雖低於原先的約4元之預期,但仍有逾3.8元之上的水準,上看3.9元,以中鋼往年配息率約7~8成計,隱含現金殖利率上看7~8%,今早股價相對有撐。
中鋼24日公布自結合併財報數字,自結2021年12月稅前淨利59.61億元,比11月續降24%;去年第四季自結稅前淨利約224.8億元,比第三季高峰減少15.9%;2021年合併營收及獲利仍創新高,自結去年稅前淨利844.13億元,年增近30倍,每股合併稅前盈餘約5.35元。
中鋼2021年受惠鋼市暢旺,去年營運創佳績;中鋼2021年營收達4683.7億元新高,年增49%;營業利益達797.57億元,年增33.7倍,稅前淨利844.14億元,年增29.49倍。法人預估,中鋼2021年稅後淨利可望超過600億元,EPS估逾3.8元。
中鋼2008年以來配息率均逾6成,若保守以6成看待,以本周一收盤價33.45元計算,中鋼隱含現金殖利率即可達6.8%。
展望2022年,中鋼看好2022年全球各地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將帶動鋼鐵需求保持成長,供給面部分,隨著中國、日本等亞洲鋼廠陸續釋出減產、歲修訊息。此外,原料面部分,澳洲煤礦已漲到每公噸400美元以上,鐵礦砂回升至逾130美元,原料成本走揚,支撐目前亞洲鋼價築底,中鋼預期農曆年後、3月鋼價就可望結束盤整局面,第二季起鋼價有機會將重回漲勢。(時報資訊 沈培華)
(2)今年拚賺1股本 智邦強奪3線
智邦(2345)今年受惠缺料問題逐漸舒緩,且訂單能見度仍高下,法人看好,全年有機會重回獲利1個股本,智邦今開高震盪走高,盤中帶量大漲逾3.5%,一口氣站回5日、10日、季線關卡。
智邦2021年第四季營收171.45億元,季增加12.8%、年增加9.2%,顯示營運已在回溫軌道,缺料問題也持續舒緩,累計2021全年營收595.99億元,年增率達9.4%。
智邦訂單能見度仍高,且將受惠零組件逐漸緩解,上半年將於台灣新增2條產線以擴張產能,未來營收具潛在上檔空間。
惟法人點出,智邦獲利方面基於亞洲區客戶仍處於事業開展前期,備加壓力將拖累毛利率;美系元宇宙客戶與雲服務客戶400GbE出貨將較2021年回溫,然因目前仍未具顯著規模效應,因此在逐漸取代100GbE產品的同時將稀釋高階產品毛利率;以及原物料漲價與缺貨問題短期內仍持續對獲利表現造成影響。
整體來說,智邦2022年毛利率仍承壓,但營收、獲利仍會相較2021年成長,每股獲利有機會挑戰重回1個股本。(時報資訊 王逸芯)
(3)盤中熱門焦點股:
1.華邦電(2344):投信連日買超相挺+集邦科技表示NAND Flash首季跌幅收斂,晨盤開低走高逾0.5%。
2.台積電(2330):昨三大法人合計轉買超4473張、昨夜ADR漲1.15%,但今又遭空頭緊盯,股價跌逾1.6%,5日線、月線再告失。
3.中鋼構(2013):外資本月偏多操作、昨回補買超295張,今早股價逆漲逾1%,拚回60關、5日線。
4.車王電(1533):力拚電巴、儲能,獲自營商青睞,晨盤股價漲逾3.5%,領漲汽車股。
5.怡利電(2497):基本面佳,自營商不離棄,盤初股價逆漲逾2%。
6.華義(3086):寒假、過年遊戲旺季,近期股價持續衝高,今再漲逾8%,突破170關、登近10月高價。
7.健和興(3003):去年EPS創新高,低接買盤強勁昨日近收平盤,今早台股大跌中,逆勢走高逾1%。
8.健策(3653):基本面有優勢,外資、投信開始布局,早盤攻高約3%,回到390元。
9.貿聯-KY(3665):併購德商效益顯現,三大法人昨日買超近1700張,今創下9個月的高點。
10.王品(2727):春節連假維持二級警戒,餐飲壓力鬆口氣,早盤走高逾1%。
11.永彰(4523):永大處分全數持股,帶動早盤拉出第2根漲停,創波段新高。
12.力山(1515):大客戶派樂騰擬停產健身器材,Q1進入傳統淡季,貌似利空出盡,今早股價回神、上漲1.7%。
13.泰豐(2102):中壢廠土地處分利益可期,股價強勢抗空,盤初一度漲逾3%。
14.綠電(8440):再生能源題材抗跌,早盤續漲逾5%、價量俱揚。
15.鈺齊-KY(9802):確認訂單看至Q4,今年挑戰賺進逾1股本,但不敵大盤下挫,今早開高回落至平盤。
16.智晶(5245):元宇宙大軍不敗,獲外資連2買,晨盤無懼大盤重挫,一度急拉大漲6%,拚返80元。
17.生華科(6492):新藥傳捷報,CX-5461獲美「快速審查認定」,盤初聞訊大漲半根停板,穩住百元大關。
18.世芯-KY(3661):台積唱旺HPC,概念股鍍金,獲投信連14買相挺,早盤走揚2%,有守半年線。
19.新唐(4919):MCU供給吃緊,去年底調漲報價,挹注今年首季營運,第二季傳統旺季業績可望再衝高,晨盤翻紅走揚近3%,收復140元及各短均線。
20.系統電(5309):今年TPMS出貨盼倍增,獨家代理RealWear智慧眼鏡挹注營收,昨投信買超599張,激勵今早股價一度衝過40關、摸到季線。
(時報資訊 李慧蘭)
(4)聯發科法說將登場 外資維持目標價1320元
聯發科(2454)法說將在27日登場,美系外資點出5大關注焦點,也認為面對高通的競爭,「這不令人感到擔憂」,看好聯發科今年全年毛利率將靠攏50%,維持聯發科目標價1320元、評等維持加碼。
美系外資表示,根據日前的調查顯示,大陸1月初智慧型手機通路的庫存呈現高水位,顯示5G高端智慧機需求疲軟,據悉,聯發科也取消部分台積電第二季的5奈米晶圓產能,不過,有鑑於聯發科先前就已經針對其產品進行調漲,故即使有出貨短缺狀況,仍預計聯發科第一季營收季增落在5%。
美系外資表示,預估今年大陸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和去年持平,但全球5G智慧機出貨量應落在7.5億支,年成長4~5成, 顯示5G滲透率的提升是來自於其他新興市場,但也意味著晶片共應商需要更多的產能支援,但恐集中在入門5G機款。
美系外資表示,看好聯發科今年在WiFi 6出貨量將翻倍,這意味著更高的WiFi產品ASP貢獻,且目前WiFi7產品已準備好進行客戶測試,這將有利於聯發科毛利率進一步提高至接近50%,預計聯發科今年全年毛利率可望落在全48~50%。維持聯發科目標價1320元、評等維持加碼。
且面對高通的競爭,美系外資卻認為,「這不令人感到擔憂」,由於高通現在使用與聯發科相同的晶圓代工廠,即台積電,成本結構應該相似,且聯發科計劃推出具有毫米波功能天璣9000 Pro以鞏固其在旗艦產品中的地位,以應對美國智慧手機終端市場。
美系外資也點出27日聯發科法說關注5焦點,包括5G產品布局和3奈米時間表、微軟Windows on ARM(安謀)CPU的進展、元宇宙相關、長期營收複合成長率和毛利率趨勢、以及行業競爭狀況。(時報資訊 王逸芯)
(5)富邦媒吞2跌停失1200元 外資送暖喊買
受到電商平台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傳聞,富邦媒(8454)營業淨利率恐因競爭而下滑,且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腳步日近,狂燒近兩年的資金派對即將結束,加上近期國際股市波動劇烈,致使富邦媒股價連兩天重挫跌停,失守1200元關卡,不過外資仍看好富邦媒居台灣B2C龍頭及台灣零售市場領先優勢,維持富邦媒「買進」評等。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消費者購物往電商平台發展,各大產業企業紛紛擴大電商平台銷售,卻也加劇電商平台銷售競爭,市場傳聞,富邦媒今年營業淨利率(OPM)將因競爭而下滑。
且全球通膨壓力沈重,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日近,全球央行利率政策傾向緊縮,全球狂燒近兩年的資金派對即將結束,不僅加劇全球股市波動,連帶過去享有高本益比的電商平台如亞馬遜等也遭到嚴重修正,富邦媒股價連兩天重挫跌停,失守1200元關卡,累計今年以來,富邦媒股價已修正28.31%。
富邦媒股價連日重挫,外資並未看淡富邦媒前景,外資表示,富邦媒維持今年OPM持平或小幅下滑看法,我們也認為,近期股市波動大,高本益比的股票容易被獲利了結,但看好富邦媒居台灣B2C龍頭及台灣零售市場領先優勢,維持富邦媒「買進」評等。
momo旗下通路包含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購物及型錄,110年12月合併營收約80.1億元,年增約23.6%,為歷年同月新高,累計2021年第4季合併營收逾268.7億元,年增約30%,為單季歷史新高,110年合併營收約884億元,年成長31.5%,再創歷年新高。(時報資訊 張漢綺)
(6)大江基因掛興櫃戰略新板 蜜月行情淡定
大江基因(6879)周二(1/25)在興櫃戰略新板初登場,甫開市暫報100元,盤中最中價也就是100元,最低價暫報98.5元,迄上午11:21的成交價暫報99.6元,漲幅1.63%,蜜月行情相對淡定。
公司在去年12月27日申請登錄興櫃戰略新板,今(25)日以每股98元掛牌興櫃戰略新板,也是今年首檔新掛牌戰略新板股,主辦券商為台新證券。
大江基因成立於2011年7月間,為上櫃生技股大江生醫的轉投資事業,主要經營業務是各項基因檢測、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產品之研發及製造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1458萬元。
大江基因2020年業績,營收1億9294萬元,稅前盈餘4796萬元,稅後盈餘3581萬元,每股盈餘(EPS)1.94元。自結2021年前11月營收3億9094萬元,稅後盈餘9049萬元,EPS4.22元。(工商時報 林燦澤)
(7)台泥上季獲利年減近24% 股價寫波段新低
受中國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台泥去年第4季稅後淨利約為新台幣51億元,年減達23.9%。由於封關前台股走弱,台泥股價同步走低至46.6元,創去年12月初以來波段新低。
受到中國能耗雙控及煤價成本上漲影響,台泥去年第4季稅後淨利約51億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約23.9%;累計去年稅後淨利約199.37億元,年減約2成。
回顧2021年中國水泥市場,中國爲落實環保減碳,嚴格執行「能耗雙控」政策。去年上半年雖受惠疫後復甦,中國工業生產動能強勁,但也讓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由於去年下半年額度吃緊,加上煤價飆漲,中國官方祭出嚴格限產、限電措施,致使水泥產業大受影響。
對於今年表現,中國水泥協會指出,由於農曆年將至,中國各地民間及基礎工程進入停工狀態,需求轉淡,水泥發貨率跌落至5成以下。水泥下跌地區包含華東、中南和西南,大約每噸調降人民幣30元至60元。
不過,市場仍看好農曆年後市場需求,中國水泥協會預期,中國各地積極推動基礎建設,預計2、3月後將加快投資步調,且下半年持續成長,將帶動水泥需求。(中央社)
焦點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