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1-23 00:01

陸晶片人才爭奪戰 應屆生年薪直逼270萬

陸晶片人才爭奪戰 應屆生年薪直逼270萬
工商時報 賴瑩綺 2022.01.22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隨著美國對大陸晶片產業的持續打壓,「晶片自主化」變成大陸當前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晶片公司也掀起一場空前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尤其在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即使是剛畢業的碩士生,企業也願意開出人民幣(下同)60萬元的高價聘請。  陸媒時代財經報導,西門子(Siemens)EDA工程師于兆傑表示,長期以來,大陸EDA人才培養機制都接近空白狀態,國內高校鮮少有導師進行EDA研究,畢業生更是寥寥可數,大多數公司都會招聘積體電路等相關專業學生自己培養。以往大陸EDA領域公司少、賺錢難,大部分畢業生都會選擇晶片設計公司或者三大EDA國際巨頭。  
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于兆傑表示,在晶片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近兩三年成立的EDA公司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從國有資本到民間資本,都在下注相關企業,這些企業不只嘗試做更高端的產品,也在高價從外資三巨頭內部挖人。 于兆傑說:「不管是技術人員、市場人員,還是銷售人員,他們都會從三巨頭挖。如果你在三巨頭公司做得不錯,拿到50、60萬元年薪,跳到國內的EDA公司漲幅通常在50%~60%,甚至翻倍。基數越小,漲幅越大。」 于兆傑透露,自己平均每天要接到四、五通獵頭電話,多的時候十幾通,即便他表示工作穩定,沒有更換意向,對方也會要求加微信保持聯繫。
于兆傑還說,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當招聘方得知人才要去另一家公司,就會立刻說:「你開條件吧,那邊給多少?我直接給你加。」所以,近兩年有不少陸籍EDA人才回流大陸企業,拉升了陸企EDA人才的平均素質。 另一方面,人才的缺乏也讓大陸企業願意高薪聘請應屆畢業生。于兆傑表示,2021年秋招時,一些優秀並專精於晶片領域的「985院校」碩士生,剛畢業就手握20幾個offer(工作邀請),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平頭哥等大大小小的晶片企業,都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年薪最高達60萬元。 
至於對產業發展有沒有幫助,部分大陸業界人士認為,許多EDA公司的現金流並不健康,資本市場持續投錢,但公司「雷聲大、雨點小,不賺錢,很少有成熟的產品被商用,是泡沫」。于兆傑也表示,EDA的國產替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缺少的不僅僅是人才,更多的是晶片產業鏈上生態的支持。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