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集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0-01-12 01:02

1/12號傳真稿筆記

本帖最後由 010 於 10-01-12 01:35 編輯
林ㄨㄨ老師
一、台北股市週一開高震盪,終場指數上漲42.92點收在8323.82點成交量1542億,在利多消息激勵下大盤昨日開高走高後震盪,指數雖上漲但有下列現象須注意:
1. 大盤昨日是上週四8369壓回後第二天向上反彈,指數雖是上攻但成交量只有1542億,以此量能水平是稍嫌不足,上週提過8369.55點不會是高點,仍會再突破,但若是以量縮方式來過高就指數觀點而言短線反而會是賣點。
2. 連續兩個交易日大盤成交量快速萎縮,讓5日均量呈現下彎現象,我們看法認為大盤仍有一次向上攻擊,但成交量能否恢復擴增狀態是看盤重點,上週提過大盤若先整理對於多方而言是較正面,因為量縮盤整讓指標回到低檔後再擴量往上則上攻力道會較強,若是直接量縮過高則容易形成過高後拉回的騙線出現,因此盤勢變化仍是要以量能為依歸。
3. 大盤若是作拉回各位也不必太過擔心,就盤面走勢來看指數若壓回在回補8118.63點向上跳空缺口時會有支撐力道出現,因此指數若是短線回檔時,觀盤重點反而在於壓回過程哪些個股相對強勢,這將會是指數再向上時的領先指標。
二、電子股是去年11月開始是大盤上攻的主軸,但從上週開始電子已開始相對大盤弱勢,我們看法認為這是控盤者刻意的手法,當市場皆以為元月行情是在電子時反倒成為弱勢族群,而其目的有二:一是作轉換,一是作洗盤,利用市場看好時將炒過頭的爛股出給散戶,順便在壓回過程低接基本面佳的股票,等到目的達成再作拉抬時,市場才會猛然發現原本手中好的股票已都因貪與怕而換成了一堆漲不動的股票,主力操盤手法原本就是狡詐,一旦在最後階段被套將很難翻身,因此還是要提醒大家,堅持買好股票才能在股市長久生存。
三、 從量能來看大盤成交量萎縮是因為電子股量能減少,但非電子股昨日不減仍增,換言之量能跑到非電子,之前提示過非電子族群中誰的量能增加誰就有機會,而盤面也如預期以傳產龍頭股和資產在表現,當市場在ECFA預期心理下押寶中國內需個股時,控盤者反手拉抬卻是台灣內需個股,以此手法即可發現控盤者在今年不會讓散戶太好賺錢,亦即今年的行情預計陷阱將會非常多,各位在操作上務必要切記反市場心理,才不會在每一次的上下震盪中受到傷害。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
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