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0-01-06 15:07

1/7號傳真稿筆記(賴筱凡)

郭台銘攜手許文龍 李焜耀密會林百里 抗鴻戰線虎年全面延伸
○九年一個群創與奇美電結盟的關鍵整併案,拉出一條鴻海與抗鴻的西線戰事,一○年,鴻海將靠整併效益與蘋果新品壯大聲勢;面對抗鴻集團在中國戰場的捉對廝殺,一場科技版圖洗牌戰才正要開打。
/撰文/賴筱凡
回顧二○○九年,科技圈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無非是產業整併興起的一波「抗鴻潮」;十一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攜手的畫面還在眼前,背後的效應卻已經開始擴散。
鴻海選在○九年最後一天晚上,正式公告以二十一.七六億元,接手SONY的墨西哥液晶電視組裝廠,這已是鴻海○九年的第十件大型投資案。
靠購併鴻海帝國谷底爬升
打從下半年景氣回春以來,鴻海擴大投資的腳步就沒停過,不只左買戴爾波蘭廠,右拿SONY墨西哥電視廠,在中國增資案也是一樁接一樁,一舉壯大鴻海帝國的實力。
確實,○九年初在台股最低點時,鴻海集團市值低到六八一七億元,幾乎僅有○七年台股登上九八五九高點時的二二%。然而,隨著金融風暴漸歇,終端需求在中國政府全力拉抬下回暖,鴻海市值也跟著水漲船高,瞬間暴漲至一兆八九六一億元,相當於年初谷底的一.七八倍。
隨著時序邁入一○年,距離群創、奇美電、統寶正式三合一的日子也只剩下三個月,群創董事長段行建為了整併這十萬大軍還在焦頭爛額。但郭台銘沒有等待的時間,鴻海集團的下一階段布局已悄然啟動。
就在郭台銘與惠普共同投入重慶科技園區的開發後兩個月,「我們現在正在評估去重慶設廠的可能。」鴻海旗下子公司透露,為了郭台銘這步緊黏客戶的棋,整個集團都已經動起來,評估的方向不只有重慶,就連新納入麾下的統寶南京廠,相關供應鏈也有考慮要前進南京,打造鴻海集團在南京的新聚落。
不只硬體整併效益即將發酵,與德國最大零售通路商麥德隆(METRO)共同合資的新公司梅地雅也將在一○年於上海開張,鴻海在通路的布局動作將會越來越多。
「現在你到賽博去看,SONY的優惠機種早就談好了。」大潤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明端曾透露,為了緊綁液晶電視組裝大客戶SONY,郭台銘親自拜訪他,希望賽博在大潤發裡設專櫃,幫SONY強打新機。
但這些利多,都不如一顆大「蘋果」來得誘人。市場高度引頸企盼的蘋果平板電腦iSlate(為市場臆測之產品名稱),已進入產品問世的最後倒數計時。
號稱將可能取代電子書,被視為一○年關鍵殺手級產品iSlate,不管最後面貌是否如市場猜測,以七吋、十吋的單片觸控面板呈現,但這顆「蘋果」都可望為鴻海帶來可觀的營收挹注;就像iPhone過去三年在市場掀起的波瀾一樣,iSlate若順利推出,將是鴻海揮軍筆電代工最關鍵的一役,鴻海上、下游供應鏈跟著受惠已可預見。
抗鴻烽火從台灣延燒中國
不過,抗鴻集團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奇美電與群創結盟的那一刻起,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就成了抗鴻總司令;即使郭台銘力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大哥」,仍然擋不住抗鴻集團的勢力集結,一個月前李焜耀與林百里的密會,就是最好的證明...(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1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 , 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 ,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