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11-06 08:34

躉售物價指數 創40年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昨(5)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2.58%,再度失守2%通膨警戒線外,10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14.78%,更是大幅飆升,創下逾40年,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大漲幅。主計總處分析,關鍵在於台灣出口太強勁、出口價格也好。

許多研究機構認為,WPI年增率一旦持續雙位數上漲,恐轉嫁至產品售價,對通膨造成壓力。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躉售物價指數(WPI)反映廠商進貨成本,10月WPI年增率達14.78%,是1980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其中國產內銷物價指數年增16.25%、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增17.16%,則雙雙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增幅。

曹志弘指出,雖然進口價格也創金融海嘯前高點,但因為出口價格太好,導致WPI創新高。

曹志弘進一步分析,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脆弱性增加,供需並不穩定,但台灣疫情相對平穩,生產如常,加上受惠於宅經濟爆發,出口持續創高,電子產品出口價格也好,才會推動WPI年增率「創了很久很久很久以來新高」。

雖然WPI反映廠商進貨成本,但曹志弘說,這次推動WPI漲幅創高的關鍵是出口,而出口物價並不影響國內。不過,國際能源價格續處高檔,仍會帶給廠商沉重壓力。

所幸,原物料僅是廠商的成本之一,而且最近能源價格有轉彎向下的跡象,曹志弘表示,或許過陣子廠商來自原物料的成本壓力就會趨緩。

曹志弘指出,包含原油、煤、天然氣等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是進口品漲幅較大的原因,不過,真正推動WPI年增率創下逾40年最大漲幅,關鍵在於台灣出口太強勁。以美元計價的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達15.63%,為1979年8月以來新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