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2-03 16:54

紡織怎樣掛鉤七大新興產業

日期:09-12-03 09:48:58 編輯:亞洲紡織聯盟網
最近,國家決定從戰略高度出發,重點在政策、資金上支援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資訊七大新興產業的發展。紡織行業如何與這七大新興產業掛鉤?既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思考的長遠問題,也是破解紡織經濟效益長期徘徊不前的現實問題。
七大新興產業與紡織有多少聯繫?如果我們對這七大新興產業稍作分析,就會發現,紡織行業幾乎全部涉及七大產業領域。
新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在風力發電機重要部件——葉片的製作中,少不了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增強複合材料;儲存太陽能的電池板,電池隔膜材料用到水刺、針刺非織造布;節能環保工程,在控制水泥廠,火電廠,鋼鐵廠粉塵、煙塵、二氧化硫等工業有毒,有害氣體排放方面,採用高性能纖維如PPS、PSA等作為過濾除塵材料治理大氣污染,將起到關鍵的作用;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帶、安全氣囊以及隔音、隔熱、減震材料,無不涉及產業用紡織品領域。
新材料領域就更多了,碳纖維,芳綸,高模、高強聚乙烯纖維等新材料產業化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新醫藥行業在人造器官、奈米醫用防護材料等方面涉足紡織高科技領域的地方很多;生物工程領域也有紡織新材料的身影,如修補疝氣的疝片、人工腎、人造心臟、人造皮膚、人造關節等;在生物育種中,防滲保墑要用到土工布;在美化城市環境中,如屋頂綠化、室內垂直綠化,減少熱輻射和城市熱島效應等,紡織新材料大有用武之地;就連資訊產業這個聽起來與紡織行業不搭界的領域,也處處有紡織材料,如光纖電纜,用於通訊的玻璃纖維,外層起保護作用的耐熱、絕緣芳綸纖維,都是光纖的關鍵材料。由此看來,七大新興產業都可以找到紡織產品的影子。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高性能紡織複合材料如樹脂基複合材料年平均增長高達14.7%,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的風能儲量達10億千瓦(2008年我國電力生產總裝機容量約8億千瓦),風力發電綜合經濟性好,清潔環保。採用多軸向經編工藝做成的風力發電葉片所用的高性能紡織複合材料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汽車工業產業鏈長,上下游關聯度高,紡織品與汽車附件產品有著密切關係,汽車附件30%~40%都與紡織品有關。一輛轎車需要20多平方米的非織造材料,大眾汽車的一款車型每天生產中使用的汽車用內飾紡織材料達15萬平方米。
3M中國有限公司醫用原材料部一位經理在今年中國醫用紡織品發展論壇中指出,在醫用不織布領域,中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以手術鋪巾、洞巾為例,全球市場規模達50億美元,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加工中心,市場份額達68%。
這些情況說明什麼?除保持傳統紡織生產能力外,我們還需要順勢而為,把眼光瞄向新興產業領域,跟進新興產業發展趨勢,找到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中國恒天集團等5家企業投資30多億元組建碳纖維產業化生產基地,他們擬用3~5年時間形成年產碳纖維原絲12500噸、PNA基碳纖維5000噸的規模,成為國內最大碳纖維及製品生產基地。恒天集團在新興產業領域率先實施大手筆運作,在國家大力扶持的領域率先“破題”,無疑會給行業帶來示範效果。
來源:中國紡織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