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7-17 08:49
陸行之看英特爾併格芯 弊大於利
英特爾傳出擬併購格芯擴大晶圓代工布局,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昨(16)日表示,英特爾布局可能對台積電帶來衝擊,但專業晶圓代工的進入門檻高,英特爾併購雖能有製程互補等三好處,卻也會衍生毛利率拉低等四大缺點,整體併購案對英特爾是「弊大於利」。
陸行之昨在臉書發文指出,英特爾若宣布收購格芯,等於直接和台積電對幹,影響晶圓代工市場發展,對比他之前擔心,台積電若拿了英特爾3奈米訂單而丟失其他客戶,他更擔心英特爾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專業晶圓代工沒有想像好做,「我反而擔心英特爾被新上任的CEO Pat把老店搞砸了」。
他分析收購案對英特爾帶來的三個優勢及四個劣勢,第一個好處是,英特爾買下格芯7%的代工市占率,包括代工服務know-how和主要客戶,而非成本更高的增加代工生產。其次,格芯有90-14奈米完整的成熟製程+SOI技術,和英特爾的10奈米及2023年的7奈米互補,因而有更完整的IP、設計、晶圓代工服務,有助擴大客戶結構。第三是100%符合美國半導體自製政策。
但劣勢包括一、格芯是AMD不要的廠,目前AMD 5奈米Genoa CPU都改用台積電6奈米生產。格芯除了SOI技術,只有產能值錢。
第二、與規模相當的聯電比較,聯電市值約250億美元,彭博社預期明年獲利16億美元,格芯主要工廠在美國,成本更高,明年預估賺不到15億美元,英特爾巨資收購,反而拉低毛利率、ROE,還要分五年認列龐大的商譽攤銷。
第三、格芯有一些跟英特爾CPU、GPU、FPGA、networking、AI、ADAS、IOT領域競爭的客戶,若英特爾入主就會轉單。最後是格芯技術停在7奈米,英特爾的7奈米也落後台積電,而英特爾還會投資美國及歐洲廠,增加這麼多沒有競爭力的產能,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