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6-26 06:58
鋼鐵業保護主義興起 將讓全球進入高鋼價時代
今年5月1日,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及第一大出口國中國大陸實施部份鋼品取消出口退稅,導致亞洲鋼價噴漲,緊接著不到兩個月,全球第四大鋼鐵生產國俄羅斯宣布提高鋼鐵出口關稅至少15%,從8月1日開始實施至年底,這對用鋼產業釋出什麼訊號?(延伸閱讀:減少出口!金屬大國俄國對鋼鐵、銅、鎳課臨時關稅至少15%)
有業界人士說這是鋼材的「另一種保護主義」,各國都不太願意出口鋼材,理由有三:一是隨著新冠疫情在先進國家開始趨緩,疫苗接種比率升高,歐美建設生產需求強勁,尤其美國將推出上兆美元的基建方案,將強力支撐鋼鐵需求,主要用鋼國的需求都很好,內需很強,光國內可能就不太夠用。
二是隨各個用鋼產業,包括運輸工具、建築、機械設備等需求升溫,過去慘澹的鋼鐵業供給卻無法大幅增加,物以稀為貴,再加上鐵礦砂、焦煤成本攀升(最近焦煤非常缺),自然而然形成漲價態勢,在大陸減少出口政策出爐後,鋼材更為吃緊,價格飆漲,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熱軋鋼捲還不到500美元,現在每公噸已經達1000美元,足足翻一倍,尤其今年漲勢加劇,讓各國都有通膨的壓力,包括中國大陸、俄羅斯都對外宣稱,希望透過抑制出口,緩解國內成本壓力。
第三,各國都面臨碳中和議題,過去像中國大陸靠著出口較低價的鋼材到全世界各地,不但攪亂鋼鐵價格,連帶被罵生產過多的同時也被世界各國罵排碳太多。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日前分析,中國大陸政府有感賣到海外提供便宜的鋼材價格還要被講成是碳排大國,乾脆減少外銷,以自給自足為主。
一位業界人士分析,進出口管制對政府是工具,另一方面對某些國家的用鋼產業而言,進口則是尋找低價料源的一種作法,用鋼產業價值鏈很長,從煉鋼、鋼胚、軋鋼、成品再到裁剪、加工等,每個國家在每個製程的強項不同,像俄羅斯就是鋼胚出口大國,很多單軋廠會進口半成品進行加工,調節成本,但現在等於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扁鋼胚,那現在廠商進這些貨加工再賣怎麼會低?
因此,鋼鐵淨出口大國不太願意出口鋼材,將導致「在外流通的鋼材」愈來愈少,這個策略可能壓抑住他們國內的價格,卻壓抑不住國際市場行情,「量減價增」將必然發生,鋼鐵保護主義蔓延只會讓高鋼價持續,且對某些國家來說成本可能愈來愈高。
另一方面,法人分析,鐵礦砂、焦煤的生產大國在澳洲、巴西等,但鋼鐵生產大國在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等,而過去大陸和俄羅斯靠產量規模成為淨出口大國,但偏偏像中國大陸和俄羅斯對於煉鋼成本沒有掌控權,減少出口可能可以暫時穩定該國價格,卻無法壓抑國際原料的成本(這當中還不算全球量化寬鬆下的資金推升商品行情),鋼廠也在緊盯未來發生什麼變化。
可以預期的是,俄羅斯的出口稅將會支撐全球鋼鐵價格,今年要期待鋼鐵價格要跌,希望愈來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