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1-06-17 07:53

曇鸞大師—修二教還願東海邊之六 【77】

海濱的阿育王塔,將曇鸞從茅山召喚到東天。在這裡,曇鸞大師應住持觀空之邀講了一次佛法,這是曇鸞學道以來第一次講法,一時間竟產生了不知該從何處講起的想法。

從前他研「四論」,談空論法,機鋒迭出,「中關」之義成了他運用自如的思惟模式;現在經過幾年的學道,心中時時盤繞的是「練氣」養身,長壽永生。

現在面對這些佛教徒們,他到底該給他們談些什麼呢?好在這只是短暫的困惑,一會兒,他便找到了方向。因為學
道要法之一就是要放下一切,省思少慮,讓心中不留塵念,精神與虛空相通。

佛教的要義之一也是淨六情、戒四取,去掉個人的私妄,以達到心靈的清淨。

於是曇鸞大師便從這裡開始講起。他講到身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說由這六根而入生六情,如果六根不淨,就會使心靈受到污染,淨化六情,才能打開學佛之路。

怎樣淨六情呢?佛經早有明諭,即戒四取。凡人都可能有以下四取:一為欲取,即對色、聲、香、味、觸五欲之境所生起地貪欲;

二為見取,即執著於錯誤的邪見,並視為真實者;
三為戒禁取,即執著於錯誤的戒律而據以修行;
四為我語取,即緣一切內身所起之我執。
淨六情、戒四取,才能超出塵俗,進入佛境.........

陶弘景也在法堂聽法,當曇鸞大師講完法後,陶弘景故意跟他開玩笑說:『大師剛說戒四取,有一取大師沒有戒。』曇鸞大師聽後也笑道:『真人也有一取未戒。』

『喔?哈哈......』陶弘景會意地笑了。原來,他們正在相互取笑其二教雙修之義。在佛教和道教中都有「五戒」,陶弘景來阿育王塔稟受了佛教五戒,道教的五戒曇鸞大師雖然未正式受取,但他所守的佛教五戒,與道教五戒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表述方法不相同而已。

道教的五戒是: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葷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盜,五者不得邪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