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獲利仍處上修周期,有利台股多頭續航,法人預期今年除權息行情可期,其中台灣50指數成分股均為各行業龍頭,中長期填息機率高,華碩
(2357)、水泥雙雄等15檔股息殖利率逾4%,可逢低布局。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指出,過去一年以來,數位經濟與各國擴大基建帶動全球延續超過一年的補庫存行情,預期未來除上述兩股力量可望延續,歐美經濟解封帶來的報復型消費潮,以及iPhone換機潮將支撐補庫存行情延續至2022年上半年,有助台股維持多頭表現。
此外,上市櫃公司去年合計稅後純益2.46兆元,締造歷史新猷,發放的現金股息同步攀頂,統計至目前為止,約有1297家宣布發放股息,總計達1.54兆元,較前一年大增1792億元或13.0%,以殖利率來看,在全球僅低於新加坡、英國,排名第三。
雖然今年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金管會要求5月24日至6月底股東會延至7月以後舉行,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對今年除權息行情影響有限,且往年來看,每年獲利能力相對穩定的產業優質龍頭股,中長期填息機率較高,可望吸引外資等投資人積極參與。
統計至4日止,台灣50指數成分股中,股息殖利率前五名依次為亞泥6.9%、台泥6.7%、華碩6.6%、和碩6.1%、廣達5.9%,集中於水泥、下游硬體等族群,第六至第15名也都高於4%水準,除兆豐金等七家金控股外,還有遠傳、台灣大、遠東新。
大型本國投顧分析,台泥近年積極轉型綠色企業,提前布局碳中和趨勢,可望於未來取得更多市占,成為產業勝出者,高殖利率也將吸引長線領息投資人;亞泥預估今年獲利可望維持高檔水準,高殖利率將提供下檔支撐。
預期美聯準會(Fed)可望下半年宣布明年逐漸調整寬鬆貨幣政策,美債長率上揚將有助壽險及銀行新錢債券收益率提升,法人看好目前低利環境下,第2至第3季高殖利率金融股仍將是市場關注焦點,包括兆豐金、元大金、中信金、國泰金、富邦金、第一金、合庫金等。
快速填息強勢股 出列
台股挾基本面強勁、高殖利率及資金動能充沛等優勢,今年多頭行情欲罷不能,較早除權息的個股普遍走勢亮麗,統計至6月4日共有創意、南帝、大學光等13檔一日完成填息,受到市場矚目。
台股今年除權息自3月12日的中櫃揭開序幕,至6月4日止,已有神達、神基、威鋒電子、仁寶、智易、台燿、聚陽等72檔個股除權息,其中約有30檔或41%完成填息走勢,為今年除權息行情起了個好彩頭。
除息當日就火速填息個股共13檔,包括創意、南帝、大學光、南僑、普鴻、豪展、豐達科、健和興、耿鼎、華孚、綠電、光群雷、夏都,大部分具有股息不多、基本面不錯或有轉機及公司派偏多等特性。
至於GIS-KY、聚陽、聯成、晉椿、鋼聯、中櫃等5檔花二日時間填息,日揚、榮剛、創惟、青鋼、博大、百容、驊宏資、聚鼎、聯成、東森、統領、宜進、燦坤等也都壓縮在五日內。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往年6至8月為台股除權息旺季,經驗顯示除息後投資人要一段時間才能拿到股息再投入市場,因此愈早除息的股票,能享有較佳的資金動能,7月中旬以前除息個股,填息機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