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91/69157.jpg)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6-06 06:59
網路巨頭3A股價太貴?這位價值投資人讚「超值
現年41歲的價值型基金經理人Samantha McLemore,最初接觸投資是在青少女時代,那是1990年代的事了,當時她父親考慮賣掉戴爾(Dell)持股,徵詢她的意見。她小時候有回被狗咬,用一部分和解賠償金買進這支電腦股,產生的投資報酬供她讀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 Lee University),因而結識傳奇投資人米勒(Bill Miller),兩人後來在投資界共事20年。(延伸閱讀:財星美國500大揭曉 沃爾瑪、亞馬遜、蘋果高居前三名)
去年7月McLemore成立自己的Patient Capital投資公司,但仍持續與米勒共同管理規模29億美元的「米勒機會信託基金」,該基金過去五年來平均年報酬率達24%,擊敗99%的同業。
如同她的啟蒙良師兼搭檔米勒, McLemore也傾向於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但他們對「價值」的看法並不拘泥於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經典模型,除了持有銀行、航空公司這類傳統價值股(value stock)之外,近來也常趁成長股(growth stock)失寵時逢低承接。
McLemore日前接受巴隆周刊(Barron's)訪問,暢談她的投資看法,包括回答下列問題:為什麼看好郵輪和航空股?「迷因股」狂熱反映什麼現象?3A網路巨人Alphabet、亞馬遜(Amazon.com)、阿里巴巴(Alibaba)這些重量級成長股的展望又是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重塑消費者行為,受惠者是誰?
McLemore表示,疫情爆發初期,郵輪被視為最恐怖的病毒傳播來源地,當時的看法是郵輪股永無翻身之日。但如今隨著疫苗接種普及化,疫情降溫帶動經濟復甦概念股反彈,積壓已久的需求可望大爆發, 景氣繁榮盛況應可比擬「咆哮20年代」。她預期疫後搭乘郵輪出遊的需求會強彈,最看好資產負債表穩健的揶威郵輪控股(NCLH);航空股方面,諸如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等公司已改善成本架構,營運可望隨商務旅遊景氣復甦而好轉。
怎麼看最近的「迷因股」狂熱?
共同基金先驅人物坦伯頓(John Templeton)曾說: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陶醉中死亡。過去十年來,股市大致在悲觀與懷疑之間擺盪。McLemore認為美股現在多半處於樂觀階段,但在市場的高成長區塊已瀰漫著飄飄然的陶醉感。通膨稍稍升溫對高價股構成壓力,投機股開始見到股價轉跌,投資人對價值股的興趣隨之增濃。
成長股展望如何?
McLemore表示,她納入投資組合的成長股,是經過千錘百煉的長期領導者,例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臉書、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她認為,基於這些公司的市值、成長、現金創造能力以及競爭優勢,很難找到比他們更好的長期價值了。例如,臉書目前本益比大約是明年盈餘的21倍,最近一季的營收成長大幅超越預期。
許多人對這些網路巨人面臨法規從嚴監管的展望憂心不已,但McLemore反問:最壞的情況會是怎樣?不過是「被分拆」,特別是對亞馬遜或Alphabet而言;但若是把亞馬遜的雲端事業或Alphabet的自駕子公司Waymo分割出去獨立門戶,將釋放出更高的價值。所以,即使是最糟的風險,對投資人而言仍十分有利。她認為,更大的風險是稅率升高,但已經反映在目前的股票估值上了。
她尤其青睞目前預期本益比約21倍的阿里巴巴,因為比其他網路公司成長更快速;儘管遭遇監管和競爭壓力,但股價已反應過了,「最糟時刻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