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26 09:55

亞股面臨兩大威脅:疫情飆高及中國緊縮

亞洲股市今年來一直享受全球經濟重啟的好處,但現在卻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以及中國大陸緊縮政策兩大威脅。



MSCI亞太股市指數4月的表現,已連續第三個月遜於全球指數,主因疫情升高,使外資從亞洲新興股市淨流出25億美元,且全球基金經理人顯然對亞股的近期展望較不樂觀。

基金經理人指出,疫苗接種速度緩慢,經濟封禁的風險仍在,因此投資機構傾向於將「啟封概念股」與「防禦性類股」混搭,並保留一些現金,等待股市進一步回檔時再進場。

印度單日新增病例迭創新高,加上日本宣布東京、大版、京都及兵庫縣25日起進入「緊急狀態」,且香港與新加坡宣布取消「旅遊泡泡」,使疫情成為亞股最大的立即性威脅。再者,投資機構也擔心中國大陸可能採取進一步的緊縮政策,以防止經濟過熱。

印度疫情飆高,股市受創最重,標普BSE Sensex指數已接近技術性回檔(比前波高點回檔逾10%),是亞洲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者;外資連續買超印度股市六個月之後,4月出現賣超。分析師指出,由於印度醫療與經濟體系急於因應疫情危機,現在還不是「逢跌即買」的時機。

再者,東南亞一些高度依賴景氣循環的股市,也由於疫情急升,使多頭行情淪為泡影。至於日本,也因為疫情難以控管,東證指數目前已比三月時的高點回檔近5%。


印度23日新增確診33萬2730例,24日再增34萬6786例,寫下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最高紀錄。 路透
  • facebook
中國疫情控管雖然良好,但股市觀察家卻擔心流動性趨緊的潛在衝擊。決策官員已經暗示有意縮小刺激經濟政策的規模,因為消費支出增幅超出預估,且經濟成長猛升。

花旗集團指出,貨幣情勢趨緊,預示大陸經濟成長至少將「溫和」減緩,此將使亞股受壓最重。其他地區的製造業者收復一些市場,也將使大陸經濟成長動能減弱。

花旗指出,如果原料商品行情仍強,則由於中國成長減弱,亞洲可能是新興股市中受衝擊最大者。MSCI亞洲新興股市指數已比2月中的高點回檔約8%,而陸股深滬指數(CSI 300)已淪入技術性回檔。

不過亞股跌勢主要集中於疫情壓力沈重的地區,而台灣與越南則因為防疫良好,股市則逆勢上揚,指數接近歷史高點。

最近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回降,以及美元回貶,仍將對亞股提供一些支撐。儘管一些投資機構對亞股短期表現持審慎態度,但亞股的利多並未遠離。貝萊德集團分析師指出,儘管一些新興市場面臨短期挑戰,包括疫情再起,疫苗接種緩慢,以及通膨升高迫使央行出手,導致經濟重啟可能延後,但並不會脫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