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17 08:25

花旗退出恐掀骨牌效應 外銀龍頭換誰做做看

原先預期美國財政部會在15日公布外匯政策報告,結果沒等來匯率操縱國名單,卻在金融市場收到一枚震撼彈:花旗銀行無預警宣布將退出包含台灣在內13個市場的消費金融業務。外銀龍頭決定不玩了,金融學者憂,恐掀起骨牌效應,預期後續還會有其他外銀跟進退出。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外銀待不下去?理由就在於,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不少金融機構元氣大傷 ,還沒復原完畢又有新冠疫情重創;台灣本身則存在銀行飽和,金融市場過度競爭,使得不少外銀高唱不如歸去。

財經立法促進院董事長黃達業表示,花旗宣布退出台灣消金市場一點都不意外,而且這是一個趨勢,估計會有連鎖效應,後續還會有其他大型外銀相繼退出台灣消金市場。

黃達業解釋,消金是一個相當需要在地化的業務,本地銀行做消金有先天優勢,外商銀行在本地銀行技術落後時期具有優勢,等到本地銀行提升經營技術和效率,外銀就失去優勢。


外銀消金遭遇本土強敵

台灣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多年來進行銀行競爭力評比,黃達業說,「我做銀行評比,20年前花旗和匯豐等外銀都遙遙領先,五年前花旗已經跌出前三名,近期更是退居四、五名」。他早已察覺花旗銀行的消金業務慢慢萎縮 ,但原因不是花旗不好,而是本土銀行越來越強。

台灣金融市場競爭激烈,消金已經進入肉搏戰,沒有太大空間,外銀若沒有辦法深耕,就寧願退出。黃達業說,當年的澳盛銀行如此,今日的花旗也一樣。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花旗從90年代就透過大電腦對每個地區市場做成長分析,透過AI尋找其變化,台灣市場在花旗看來,不但沒有成長,未來前景也不那麼樂觀。這個時候賣掉,規模、架構都還在,應該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

他點出,花旗目前在台的信用卡市占率很大,想要接手的人還是很多,因為透過信用卡業務可以連帶推展很多銀行個金業務,也可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消費群特型,針對客戶精準行銷。再晚一點,等將來市場再萎縮,要賣都很難賣出好價錢。

不過,殷乃平也提醒,台灣金融市場過度飽和,銀行競爭激烈,消金業務又因為人口老化受到衝擊,外在則有金融海嘯過後,國際金融市場後續動盪不安,很多金融巨擘紛紛重創。以花旗來說,海嘯後元氣大傷至今仍未復原,現在重新調整步伐,希望花旗能很快再站起來,畢竟,花旗怎麼調整,都可能牽引整體金融產業後續的趨勢和方向。


花旗啟示:本土銀行別再關門做夢了


殷乃平說,全世界金融環境在變,台灣的銀行不能再關門做夢了,必須要眼睛睜大,看看大環境正在做什麼樣改變。

至於花旗消金業務未來可能花落誰家?黃達業看好前次已經收購了澳盛銀行消金業務的星展銀行;他說,星展從零開始,接下體質最差的寶華銀行 ,一步一步在台灣開展業務,擴大規模,消金目前是星展台灣最重要業務 ,估計應該是有企圖心把花旗(消金)接下來。

也有資深金融界人士認為,要看花旗消金內容的價值,尤其信用卡及消費性貸款的商業價值,此次或許本國金控子銀行有機會,風格接近,外商、外資持股較多且願出高價的金控銀行。

花旗不行 星展行?

同樣都是外銀,為何澳盛和花旗「玩」不下去,星展可以?黃達業說,消金是一個非常需要在地化和本土化的業務,星展銀行來自新加坡,具有華人背景,對台灣市場會較熟悉,又強調深耕亞洲市場,深耕亞洲是花旗和澳盛一直沒有做到的。

殷乃平也同樣認為,應該有外銀會有興趣買下花旗消金業務;但花旗已經是外銀龍頭了,如果星展想吃下花旗,是否會有主管機關不樂見的「小吃大 」問題?

殷乃平說,新加坡至少有華人背景,新加坡銀行目前在全世界來說,「胃口很大」,他們錢多,企圖心大,星展過去幾年在台灣發展也滿有野心的 。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