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1-04-16 03:27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2

以張之洞當時的權力,抓個畫家當然是小菜一碟,可他卻選擇了退一步:
居然自己掏腰包,把那幅畫買了下來。
此舉讓輕視他的畫家佩服不已,從此對他畢恭畢敬,再沒有詆毀之作傳出。
張之洞以退為進化解了別人的詆毀,如此智慧,令人嘆服。
可在俗世之中,真正懂得“退”這一智慧的又有幾人?
《菜根譚》有言:“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進一步需要勇氣,退一步需要智慧。
路的後面還是路,退一步,不是得過且過,而是給生命留下更多的空間。
茫茫人海,人事沉浮,以退為進,方為大道。
風送水聲來枕畔
月移山影到窗前
宋朝時,有位僧人來到大龍山嚮弘濟禪師問禪。
僧人問:“如何是佛?”弘濟禪師回答說:“即汝便是。”
僧人又問:“什麼是微妙禪?”
弘濟禪師回答:“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水聲隨著風一遍遍地輕撫著河畔,群山的影子被月亮緩緩地推移到窗前。
這是修行的環境,更是修行的心境。
《壇經》有言:“外不著相為禪,內心不亂為定。”
修行講的就是修心,要修心先定靜心。心靜則氣閒,氣閒則神明,如此方能不為外物所擾。
曾國藩年輕時做事十分急躁,每次遇到急事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為了改掉自己這個毛病,他曾向理學名臣唐鑑請教,唐鑑送了他一個字——“靜”。
從此,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思考所遇之事。尤其是遇到重要抉擇時,常常坐在靜室中反复思量、認真權衡,最終才做出決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