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1-10 15:15

11/11號傳真稿筆記

若不補量1200億元,7613點反壓下半週拉回
大多數國際股市於去年10~11月金融海嘯最嚴重時落底,台股大底3955點出現在11月,不過身為震央的美股延後在今年3月才落底,道瓊指數3月跌到6469點才止跌。美股比一般國際股市慢落底,今年高點就應會比較慢出現。再者G20會議後誓言推動全球經濟復甦,激勵投資人買進高風險性資產,對美元避險需求降低,導致美元走跌。又美國10月失業率衝上10%,預計聯準會將再維持一段長時間的低利率政策,亦加重美元走軟。美元指數週一大跌0.9%報75.05點創15個月新低。
道瓊指數成分股大約40%營收來自海外,美元走貶海外收益增加,週一道瓊大漲2%收10226點再創今年新高。美股大漲帶動週二亞股,但別人的利多對自己未必有利,美元走跌意謂亞幣走升,對亞洲出口股不利,所以週二亞股的漲幅約1%上下,不及美股的2%。台股上漲56為7593點,成交量963億元。需有相對本波高點7811的1200億元量能,大盤才能攻克反彈2/3的7613點反壓,否則不排除下半週開始拉回。
近來每次車子加油動輒上千元,令我感覺明年油價看漲,恐怕汽車、橡膠的需求將不如今年。今年汽車、橡膠、營建是台股三個漲幅超過100%的類股,明年高油價、高房價造成這三個產業高基期,產業毛利率不易再攀升,股價報酬率較今年下滑。營建股今年房價大漲下,台北市預售屋每坪飆到62萬元的歷史新高,基期太高明年房價再漲空間有限,一旦央行升息就加重投資客的成本,故今年大漲過的營建股逢高調節。週二營建大漲1%,是受到台幣升值的影響。
現今Q4的選股務必考慮成本結構及股價基期二大問題。明年油價上看100美元,對汽車、輪胎不利,也對多數石化中間原料廠商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下游終端需求上不來就很難轉嫁增加的上游原料成本,對成本控制最厲害的台塑集團已看出明年的成本轉嫁困難,明年資本支出大降,值得我們參考而不可對明年盲目樂觀。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 , 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 ,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