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02 08:53

央行:慎防比特幣價格泡沫破裂

根據中央銀行「虛擬通貨近期發展及國際監管概況」報告指出,近期以比特幣(Bitcoin)為首的虛擬通貨價格波動劇烈,引發社會關注,但大眾應注意虛擬通貨不是貨幣,央行前已與金管會共同發布新聞稿,將虛擬通貨定位為高度投機的虛擬商品,並持續呼籲國人注意相關風險。
央行指出,由於虛擬通貨具有匿名性、易於跨境流通,採去中心化方式運作等特性,易被不法人士用作洗錢及資恐工具,所以各國持續加強對虛擬通貨之洗錢防制監管力度,我國亦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納入洗錢防制法規範。

對於虛擬通貨近期漲勢的可能原因,央行分析,主要是全球資金寬鬆、受名人代言、散戶短期投機行為,以及部分機構開始提供虛擬通貨買賣及轉換法定貨幣等服務;國際第三方支付巨擘PayPal近期宣布提供美國用戶,可在PayPal電子錢包存放及買賣虛擬通貨;國際信用卡組織Mastercard亦將於今年支援以虛擬通貨付款,惟僅適用於特定虛擬通貨;此外,支付過程是透過與Mastercard合作的虛擬通貨業者,將虛擬通貨轉換為法定貨幣後再支付予商家。

央行強調,虛擬通貨不是貨幣,屬無穩固信任基礎之虛擬資產,美國「野貓銀行(wildcat banking)」為虛擬通貨發展的前車之鑑。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虛擬通貨發行門檻低,發展至今已有8800多種,但各虛擬通貨規模差異極大、品質良莠不齊且多未受監管,在市場快速發展之際,亦衍生多種問題,例如詐欺、洗錢等非法情事。此歷程有如美國的自由銀行時代(1837至1864年),當時該國的部分州政府,對銀行產業採自由放任的管制態度,銀行四處林立且競相發行自己的銀行券,最高亦曾有近8000種銀行券充斥於市場,但因缺乏監管及妥善的制度性安排,導致「野貓銀行」的出現,其或因追求利潤而將資金投資於高風險標的,或因未妥善保管客戶資金甚至擅自挪用,最終喪失民眾信任,導致發行之銀行券變得一文不值,客戶亦求償無門。

另根據媒體報導,全球市值最大的美元穩定幣「泰達幣(Tether)」可能被用於操縱比特幣價格,另有研究發現全球虛擬通貨平台交易的比特幣,約有三分之二是以泰達幣買進。虛擬通貨雖較類似投資標的,但因不具內含價值、易受人為炒作,實屬高風險的投機商品。

央行提醒,比特幣等虛擬通貨目前多依賴對去中心化制度與區塊鏈技術的期待,以及投機者盲目追高的羊群效應支撐其價格,無可預期的未來現金流入作為合理的評價基礎,不具內含價值,從而導致價格波動極大,屬高度投機商品。比較各主要金融商品之多頭走勢,可發現比特幣價格漲幅已遠超過其他金融商品,在無合理的內含價值支撐下,未來恐有泡沫破裂之虞。

虛擬通貨市場易受人為操縱或炒作,且無適當的價格管理機制(例如漲跌幅限制、熔斷機制等),導致價格波動劇烈,前段時間比特幣的日報酬率波動度約為黃金的4.9倍、S&P 500股價指數的5.1倍,投資風險高。

虛擬通貨市場尚無完善的消費者保護措施,當交易平台未合規經營、發生系統故障、遭受網路攻擊、或客戶私鑰遺失等情形時,投資人恐需自行承擔損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