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3-24 11:12

手機大戰在即 非蘋業者為何陣前換將?

3月,向來是非蘋陣營迎向新機開賣的「首戰月」,今年更因缺席一年的大陸品牌手機廠小米、vivo、OPPO重回台灣市場,格外引人關注。不料,就在大戰前夕,不少品牌手機廠出現了「陣前換將」,讓場邊觀戰的人,看得是撲朔迷離。
近來換人做做看的手機品牌,包括了,小米台灣換上了新業務總監蔣坤揮;宏達電則宣布由亞太區總經理黃昭穎,接掌台灣區業務。事實上,不只這兩人,近來市場盛傳,手機通路業者月底還將有人事異動,讓今年的「機」戰,一開春就戲劇化地展開。

過去,非蘋陣營大多會在2月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新機,3月正式開賣。今年,MWC雖延到6月,本月仍有小米台灣發表旗艦機小米11;三星推出Galaxy A52 5G、vivo將上市vivo X60;宏達電也預告,第2季初將會推出新品。

去年,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求大陸品牌廠必須簽訂切結書,確保手機正確標示「台灣」,而不是「中國台灣」,讓不少擔心踩到兩岸敏感政治雷區的業者,選擇暫避風頭。在缺席台灣市場一年後,近來不少大陸品牌手機陸續回歸,除了小米、vivo之外,OPPO日前也推出OPPO Reno5系列。

大陸品牌手機大軍壓境,市場版圖面臨重新劃分,各業者無不嚴陣以待,但此時陣前換將,豈不犯了兵家大忌?

箇中原因,就是疫情!


疫情影響 陸廠重新布局

小米台灣在2019年3月宣布由香港營運總監羅燕兼任台灣總經理,上任後,羅燕變成兩岸三地的「空中飛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紛紛封城,人在北京的羅燕,只能透過視訊與台灣同事溝通。但見面三分情,有些需要親自拜訪的客戶,透過視訊仍不方便,這時「人親土親」的台灣大將蔣坤揮,就成了羅燕的一線幫手。

蔣坤揮表示,「除了原來的業務,現在我負責的,包括產品測試、通路、行銷等都要看」,至於之前場場記者會都會親自簡報一小時以上的羅燕呢?「燕姐現在是港澳台區域總經理,我還是要向她報告」蔣坤揮說明。

疫情下,改變的,還有宏達電(2498)

宏達電2月營收創下掛牌來新低,僅有2.28億元。過去以手機為主的宏達電,近年轉型發展虛擬實境(VR)產品,但VR市場尚未起飛,營收貢獻有限,智慧手機新品數量也大減,去年僅有兩款。在公布去年每股稅後虧損7.27元隔天,宏達電宣布原台灣區總經理陳柏諭因個人生涯規劃,將於3月底卸任,由現任亞太區總經理黃昭穎接掌台灣區業務。

其實,宏達電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近年除持續精簡人力,也進行組織調整。原本宏達電將全球分成五個區域,包括美洲區、泛歐區、台灣區、亞洲區、中國區,近來將亞洲區與台灣區整合為亞太區,也就是黃昭穎管轄的市場包括台灣、日本、韓國、澳洲、東南亞等亞太市場。

黃昭穎說,「今年採智慧手機、虛擬實境(VR)並重策略,很快會在第2季初推出新品」。根據市調機構預估,VR在消費端預測,未來三到五年,約有30%到35%的成長幅度;企業應用更有60%到70%的年複合成長率。

宏達電因此看好VR在企業端的應用,包括企業的教育訓練、情境模擬、遠距溝通與協作、工業設計、汽車設計、建築設計等。而他的目標,則是在企業端的VR應用,要在亞太區各市場都拿下市占第一。


新人上任,萬事起頭難


蔣坤揮也提到,「首要任務是透過小米11,拉高小米聲量」,接下來還會推出不同價格帶的產品,「目標是讓小米在台灣手機市占率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不過,這一年來手機市場已有很大變化,敲破碗都等不到小米新機的「米粉」,不少已先「倒戈」到其他非蘋品牌,同為「陸牌」的OPPO、vivo,也沒在客氣地,紛紛端出各種優惠吸引消費者,這是小米蔣坤揮面臨的難題。

至於,黃昭穎同樣要面對新品太少,難以提振手機市占及營收困境。新人上陣,挑戰恐怕比想像中還大,他們的明天會更好嗎?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