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3-20 07:30

油價垮 科技股崩 都是通膨害的?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周三結束,利率如預期按兵不動,然而決策官員允許美國通膨上升的「耐心」卻令市場擔心,周四美公債殖利率升、科技股崩,國際油價大跌、商品市場下挫,容易讓人聯想是通膨惹禍。外媒分析市場波動原因如下:

● 油價之前漲得太快太多


與其怪罪通膨預期,油價周四的修正就技術面而言,純粹就是先前漲得太急太高了,拉回整理無可避免。

本月稍早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決定維持減產水準等因素,令布蘭特原油價格漲破每桶70美元,價格遠高於布林帶的向上區段,勢必回檔。彭博資訊說,實際上,沒有人認為漲勢已經就此結束。

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說,在長期復甦的道路上必然會出現「一些回挫」。不過「OPEC及其盟友尋求以謹慎方式對待生產的情況,石油市場應仍會是供不應求,油價會再次回升。」

就石油期貨曲線上的「現貨溢價」來看,油價目前雖仍看漲,但曲線已經沒有之前那樣陡峭,某些部分已轉為「期貨溢價」。


● 通膨預期確實困擾美國科技股


短短的兩周內,那斯達克指數就兩度吐回今年漲幅。周四那指收跌3.1%,再度抹去今年的所獲,主要原因確實是市場對通膨的擔憂。不安的投資人拋售債券推高公債殖利率,對美國成長型股票造成最嚴重的打擊,類股輪動到價值股。

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表示,「科技股的拋售令人不快,但還沒有嚴重到需要擔心的地步。」他認為,「科技類股估值非常高,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表現良好,大跌可能會擠破一些泡沫。不過從長遠來看,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 通膨對商品市場不見得是壞事


雖然周四原料商品市場也跟著風險資產下挫,分析師說,「恰當的通膨」其實對商品市場是有利的。因為在通膨的環境中,投資人看好原物料是個可以獲得較佳報酬的領域。經濟成長看好時,實體原物料的需求與之緊密相關。然而通膨太過嚴重而損及經濟成長且伴隨美元升值的話,利多就變成利空。

StoneX首席大宗商品經濟分析師Arlan Suderman在電郵中表示,星期四「美國公債殖利率和美元正對聯準會政策做出的反應,對大宗商品造成負面影響。」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