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3-19 08:56

遞延效應發酵 太陽能廠訂單看到第3季

國內太陽能廠今年接單旺盛,根據多家太陽能廠表示,同業之間接單到今年第3季已是最基本的,部分大型案場甚至已在談明年的太陽能模組供貨,業者表示,目前看來今年全年市況及多數太陽能業者獲利都相當樂觀並可望優於去年,至於獲利表現能衝多高?關鍵還是在於上游原料漲價情況。
今年2月以後,國內太陽能市場歷經去年第4季的淡季後又重新動起來,目前台灣主要的太陽能廠,包括聯合再生能源(3576)、元晶(6443)、茂迪(6244)及安集(6477),先後在2月至3月釋出公司接單情況已達今年第3季的消息,甚至有部分業者表示,若按出貨的排程來看,部分訂單已排到今年底,整體國內太陽能市場接單旺盛情況,更勝於去年第3季的旺季表現。

    太陽能業者指出,今年市況之所以這麼火紅,主要由於政府推動太陽能政策的趨勢相當明確,綠能政策也是蔡政府的重要政績,而去年全年太陽能裝置量預估約在1.5GW左右,略為低於先前預期,但即使如此,光是1.5GW的裝置量就已經讓多數太陽能廠營運明顯回溫。
也因此,正因為去年政策及推動相關程序略有所修正,今年可以有「遞延效應」,市場估計全年太陽能裝置量至少可以有2GW至3GW的水準,彌補去年少裝的部分,全年裝置量至少比去年成長三成以上起跳,台灣對太陽能的內需市場相當樂觀。

對於目前市場需求的強勁,元晶主管表示,主要由於許多大型案場在申請程序的過程中,隨著程序進行,業者除了必需逐步進行設備的採購之外,愈大型的案場,對模組的數量和品質要求更高,也需要更早掌握模組來源,同時,在案場申請過程中,也必須向台電及主管機關報備設備的型號,這些事前的程序使得一些預計在今年運轉的發電案場都及早在第1季就進行模組的採購,也因此形成今年第1季太陽能業者接單就滿到第3季的情況。

不過,業者強調,比較需要擔心的是成本,今年全球原物料上漲,其中,太陽能模組及電池相關的包括EVA、玻璃、鋁框等上游原料持續漲價,業者認為,接單順暢下,原物料採購能力將是今年獲利表現的關鍵。

對此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則是認為,長期以來這些原物料都是呈現跌多漲少,以長線來看,雖然中間會有短時間的上漲,但時間拉長,這些原物料價格應不致於持續上漲,近期EVA及玻璃等價格確實已較為回穩,對全年營運仍維持正向看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