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3-16 08:31
世界經濟進入無地圖時代
這才是最可怕的敵人–掌握知識話語權的學者、掌握政策實權的為政者、掌握金融權的機構和人物,不敢或不願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的真話,而僅汲汲於自身小圈子的權威地位及建制利益。
傳統機制已經失靈了,舊秩序典範已經失效,新秩序典範的影子都還看不到,這是事實好不好?如果連這事實都不敢面對,僅由一小撮一小撮的利益相關方在華盛頓、華爾街、布魯塞爾、達沃斯、倫敦、北京做小圈子秘密協商,這個世界的經濟秩序將很快的落入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以鄰為壑。而,這正是當前在發生的事。
機制失靈的當下,國際大銀行、大投行還在每周發布它們對前景的「預測」,美國聯準會其實早已束手無策,但還是裝模作樣的耍弄早已失效的老工具,學院派經濟學家還在強湊他們習慣的老模型、舊公式。
但同時,這些建制菁英沒人願意真實面對:為什麼比特幣可以瞬間升到60000美元、為什麼原油期貨可以變負值、為什麼特斯拉股票本益比(P/E)可以超過一千倍並以15%的日幅漲跌、為什麼美股GME(GameStop)會短期瘋漲十倍。習慣性的,建制菁英們都將這些「異象」當成 「事件」(event)來解釋,而迴避以下這可能:這些現象不是單一的「事件」,而是典範轉移的前兆。
與其說這兒在談經濟,不如說談的是「心態」(MindSet)和「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xamework)。所謂的「典範」(Paradigm),其實就是心態和概念框架的綜合。心態決定了視野和視角,概念框架決定了感知(Sense)方向以及推測的效果。
前述把經濟異象貶低為單一事件,反映的是心態問題;企圖用舊經濟概念解釋新經濟現象繼而推理出無效的結論,反映的是概念框架的固化。
在經濟領域,二戰以來可歸納出五種心態,它們各自有相應的概念框架並相互競爭,經常成為爭端的導火索。這五者典範是:
●官方(建制)經濟學:主要心態落在維持現有秩序。無論是統稱社會主義的干預經濟,還是統稱資本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都屬於此類。
●學院經濟學:心態上把經濟學視為科學,假設人的經濟行為都是理性的,由過去的經驗和數據模型推論未來。
●政治經濟學:心態上視經濟活動為政治的一部份,從權力結構變化,解釋或預測未來。
●情緒經濟學:假設人的經濟行為多為非理性,尤其當恐懼及貪婪主導時。
●革命經濟學:心態上以推翻現有經濟秩序為奪權的最有效手段,方法上將以上四種經濟學無原則的隨需使用,何者當時適於掌權或奪權就用何者。
二戰之後的世界經濟秩序,不脫這五種典範之間的互動及鬥爭,然而主流是以美國領頭的西方建制派加學院派。雖然隨後各式危機不斷,但都還能以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解決。然而,隨著近年的網路無國界、貨幣無限超發、衍生金融商品幾何級數增加,再加上全球病毒疫情的加催,主流典範已經基本喪失了地圖作用。
沒了地圖,就憑勇氣了。現況是,中國正試圖穿著西方典範的鞋,走革命經濟學的路。我個人判斷,由於骨質疏鬆,借來穿的鞋本身就已經破洞百出,不久就會跌一大跤。
台灣的經濟,附著於已經捉襟見肘的西方典範,又逢身旁醉漢隨時有跌倒之虞,心態上寧可多慮,也不可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