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0-30 11:39
10/30號盤中傳真稿筆記(郭庭昱)
ECFA+MOU 贏家搶進祕訣 抓緊五大方向 投資大中華
文/郭庭昱
二○○八年,中國GDP淨增加一兆美元,歷史上第一次超越美國,憑著強勁的經濟成長,大中華經濟圈成為投資亮點,中國打著「內需」的招牌,台灣抱著「兩岸」的明牌,在ECFA、MOU議題上既合作又角力,以投資及選股的角度,中國的市場加上台商的經營及技術能力,站在香港和台灣股市的舞台上,絕對是大勢所趨。︽財訊︾雙週刊特從五大投資方向,選出三十檔大中華金蘋果,作為投資人新選擇。
危機帶來轉機,去年金融風暴後,中國靠著計畫經濟、政府強力運作,抵銷出口不利的衝擊,以亮眼的經濟成長率,大大增加其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美國則在高失業率、美元貶值、儲蓄率拉高的氛圍下,試圖避免步上二十年前日本由盛轉弱的後塵。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施政主軸,「四萬億」人民幣政府支出足可代表中國;「兩岸」是台灣馬政府救經濟的主調;「改變」則成為歐巴馬的訴求。
大量資金在零利率的沖刷下,全球熱錢往新興市場找機會,中、港、台形成的大中華經濟圈成為亮點,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但斌指出,「二○○八年,中國GDP淨增加數,歷史上第一次超越美國」,國家實力的改變,具體而微地反映在總體經濟數字上。
美國GDP總額從○七年的一三.八兆美元,成長至○八年的一四.三兆美元,增加五千億美元;同期中國則從三.四兆美元成長至四.四兆美元,增加一兆美元。今年中國雖受到出口衰退的不利衝擊,但政府砸下四萬億、銀行放款增加八萬億人民幣,資金帶頭強力放送,讓世人見識中國人消費的實力。
目前中國消費占GDP僅三六%,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長羅奇在麥肯錫顧問的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提高到五○%,是「實際的目標」,但障礙是如何說服龐大的中國勞工與家庭打開荷包進行消費,投資方向由此拉開序幕。
方向1:通路及零售
「連鎖店!」紅衫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張思堅,被問及兩岸合作最看好的項目時,給了三個字簡單而直接的答案,這家知名的中國創投業者指出,已有很多創投把眼光放在零售業,或許因為台灣市場太小、以製造業為主,無法想像大陸型的市場有多大,但包括以咖啡及麵包為主的85℃、糕餅麵包店克莉絲汀等這些連鎖店的主管,很多是從康師傅出來的,自然對中國市場生態相當熟悉。
台商布局中國食品、零售業多年,已經到了豐收、開枝散葉階段,康師傅、旺旺、統一在中國站穩腳步,帶領連鎖店、通路業跟進,匯豐創投(HSBC)亞洲有限公司中國首席代表梁英杰也表示,最看好中國的零售、新能源,他最近才投資85℃一千萬美元,新能源最近並未看到好標的。
早在十餘年前即赴中國工作的華南永昌投信副總王萃強,更進一步注意到二級城市爆發力、西部崛起等商機,認為中國密集興建鐵路,交通網路建好之後,必然有助於量販店等流通業成本大降。統計指出,中國運輸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較全球平均數高出五成以上,如果降下來,當然是一塊大利潤;而旗下擁有中國最大量販店大潤發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在本刊專訪中也提到,大潤發年營業額四百億人民幣,只要運輸成本下降一%,一年可多賺二十億元台幣。
方向2:汽車、航空、不動產
「十年前中國的改變來自於出口大成長、通貨緊縮;五年前為房地產、基礎建設發展,以及加入WTO;現在的重點在於內需成長、金融自由化。」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分析師陶冬點出五年大趨勢,中國消費占全球消費總額現僅八%,估計到二○年成長至二一%,將超越美國。
根據麥肯錫研究,食品占中國人消費比重將逐漸下降,包括住宅、醫療保健、教育、交通及通訊都是最具成長潛力的產業。此外,就各國經濟成長的歷史,個人年平均所得超過三千美元後,對汽車需求殷切。
根據統計顯示,年所得在二千至五千美元的國家,平均每百人擁有十二輛汽車,而中國去年每百人才擁有八輛車,這也是車市紅火、且帶動中國汽車銷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車市的主因。
精研中國經濟、企業的財經作家吳曉波指出,「房地產、汽車將是經濟成長的雙引擎。」中國不動產將受惠於城市化,台灣的商用不動產、豪宅則有台資回流及陸資設點的長期題材。
中國龐大市場帶給台灣的商機,來自於兩岸的連結,高盛證券中國股市首席策略分析師鄧體順說,高盛在亞太股市中,最看好香港H股,原因是價格比A股還便宜,其次便是台股,除了持續看好房地產及汽車業之外,亦認為服務業比重加大,有利銀行、互聯網、醫療等產業,能夠和這些產業搭上邊的台灣企業,包括IT、IC設計、通路、零售、食品都具有投資價值。
方向3:ECFA、MOU效應
無論傳產、科技業的台商已赴中國投資多年,從工廠轉型為市場的過程中,卻有大關卡要過,即MOU(金融監理備忘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MOU及ECFA都是金融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門票,ECFA則牽涉到亞洲國家間產品銷售的關稅減免。
「台灣不簽ECFA,立刻被淘汰;簽,可能慢慢被淘汰」,一位大中華基金經理人直截了當下結論,兩岸交流是不可逆的方向;「ECFA對台灣最大的意義是投資」,曾任職券商自營部操盤人、投資超過二十年的老手說。尤其塑化、紡纖業,名列前期收穫名單內,一旦關稅下降,至少可立於不敗之地。(文未完,全文詳見財訊雙週刊332期)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