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1-16 08:47

數位人民幣用戶爭奪戰 開打

深圳為數位人民幣試點先鋒城市,大陸多家國有大型銀行在當地推出數位人民幣個人錢包開立申請服務,測試範圍將逐漸擴大。除了增加消費場景外,銀行參與意願高漲,大量投入資源,數位人民幣用戶「爭奪戰」吹響號角。



繼深圳、蘇州後,數位人民幣日前在北京冬奧試點,預告數位人民幣問世腳步逼近。中證網報導,深圳之前啟動數位人民幣大規模試點,全市10萬人以抽籤方式領到總價值2000萬元的數位人民幣紅包。

與前兩輪數位人民幣測試相比,此次開立個人錢包試點測試範圍再度擴大,銀行參與意願高。

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推出數位人民幣個人錢包開立申請管道,公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提交登記信息報名,在T+2日(成交後第二日)後,再次掃碼即可下載數位人民幣App開立個人錢包。

一位消費者打開手機上的數位人民幣App,將付款碼放置在收款POS機鏡頭前,掃碼完成了支付,整個過程僅幾秒時間。「比想像中更快捷方便,以後多了一種支付選擇。」

從過去幾輪的紅包抽籤測試,到如今可申請開立個人錢包,數位人民幣距離問世愈來愈近。

去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已在深圳、蘇州等地設專門的機構部門,推動數位人民幣應用。今年初,農業銀行也在深圳專門成立總行級的「數位人民幣創新實驗室」,聚焦數位人民幣的特性開展新領域的創新與試點。

澎湃新聞報導,新一輪測試中,農業銀行通過創新技術推出在ATM上存取數位人民幣和人臉辨識支付功能。新技術將率先在深圳應用,未來將向全大陸推廣。

去年首輪參與數位人民幣紅包測試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此次也加入測試行列。銀行機構摩拳擦掌,在數位人民幣研發、應用、推廣等環節積極投入資源,力圖在新一輪創新浪潮中搶占先機。

深圳開啟新一輪數位人民幣試點,多家銀行通過手機App、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告知用戶。在商戶推廣方面,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採三步布局:針對大型商戶升級系統,對中小型商戶,升級POS機,而針對部分小型商戶,推出數位人民幣支付靜態碼和NFC標籤。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