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0-22 18:51

10/23號傳真稿筆記(方亞申)

方亞申:台股連續拉回測試線,待量縮技術指標降溫再反攻
台股本周再度創下7811點新高,也持續出現創新高後就拉回走勢,而這次一口氣拉回至月線7564點附近且出現3連黑短線壓力轉重。不過較大壓力可能來自日KD值高檔交叉向下,由於指數距離月線不遠,但日KD值在相對高檔,月線防守力道可能待考驗。從另方面自6月低點6100點連接8月低點6629點所形成上升趨勢線支撐在7200點,對照季線也上升至7233點,基本上7250點上下50點將成為多頭必守處。當然指數愈是接近8000點市場預期心理壓力愈是濃厚。然而可以注意到每天委託買進張數很少連續出現大於委託賣出張數,低檔似乎有固定買盤存在,再則第三季獲利陸續公佈,大多表現較上半年好,也成為股價低檔支撐。近一個月台股推升量小,周四殺到量增為1390億元,但相對過去1800-2000億元以上大量還是不大。市場認為追價不足而拉回是正常,只要量能快速下降至800-1000億元,還是有在盤堅機會,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量小不易出貨,反而應該擔心量大超過2000億時才會失控。大致上中線上升趨勢不變,從國際三個月日圓Libor利率降至0.32938%創新低、美元則為0.283%,低利率時代資金動能依然充沛。
其實政策作多仍在持續進行中,櫃買中心在10月27日起,推出歷年規模最大總共達7場的法說會,參與公司28家,若再加上其他個別公司自辦的法說會,即起至11月中旬止,共計有近40家超級法說會將登場。其中就有聯電( 2303 )、台積電( 2330 )、聯發科( 2454 )、群聯( 8299 )、網龍( 3083 )等重量級個股。櫃買中心今年舉行的上櫃法說會場次及參與家數規模都超出預期。櫃買中心規畫七個場次舉行,主題分別定位為「高獲利」、「遊戲休閒」、「電子精選(一)」、「綠色能源」、「生技醫療」、「電子精選(二)」及「上櫃新星」,以一個場次4家計,總上櫃法說會參與廠商家數達28家,代表政策作多。
在今年景氣由剝而復下,大部分公司業績都不錯,法說會提供釋出利多場所,本周國巨( 2327 )、佳世達( 2352 )、大立光( 3008 )法說後股價漲跌各半,不過看起來高價股壓力較大,聯發科在外資調降評等下,股價出現長黑,大立光亦同。高價股包括宏達電( 2498 )、網龍等不宜續跌,否則對大盤較為不利。接下來較重要分水嶺可能在下周下半周的聯電、台積電、聯發科法說會。短線大盤日KD值交叉向下,下周下半電子多頭反攻機率較大。
而相較於電子權值股,短線低價股依然持續在作輪動,周四強勢股包括瑞智( 4532 )、喬鼎( 3057 )、六福( 2705 )、泰山( 1218 )、國喬( 1312 )、亞聚( 1308 )、聯發( 1459 )、宏泰( 1612 )、中釉( 1809 )、一銅( 2009 )、美齊( 2442 )、合勤( 2391 )、金像電( 2368 )、東森( 2614 )等等,都是屬於價位較低或低基期股輪漲。若要歸納較為整齊是紡纖及食品股。其中食品股在黃豆價格重返10美元下,包括泰山、福懋油( 1225 )、福壽( 1219 )等,業績將有加分作用。
大致上台股仍在調整中。三連黑後只要守住月線7565點之上就屬超強,在美國道瓊在月線9811點、Nasdaq在2124點月線之上,加上中國上證指數仍在季線3027點之上,台股外在環境不差,且低檔明顯有護盤動作,大跌較不易,諸如遠紡( 1402 )、遠百( 2903 )、味全( 1201 )、潤泰全( 2915 )走勢相當穩,金融股上升趨勢也未變,只要量能縮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整理一下讓KD值指標下降再反攻是正常現象。半導體、手機、汽車及相關零組件回檔都還是可注意標的。
而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公佈季報,據統計在金融和科技業者領軍下,有61%的企業也公布優於預期的營收,這個比率高於第二季的49%。巴隆週刊認為,道瓊上周站上萬點確實有基本面支撐,那就是已經削減成本到「見骨」地步的企業持續交出優於華爾街預期的獲利,加上企業營收也已經開始好轉。本季看來可望成為2004年初以來最棒的財報季,而2004年初正是前波多頭市場起點。
從摩根大通到科技股的英特爾開始,Google、諾基亞、智霖乃至蘋果電腦皆對未來看好,最重要是企業庫存控制良好,英特爾、德儀、智霖、賽普拉斯、Fairchild等美國半導體廠,第三季底庫存水位明顯低於第二季底,但營收及獲利卻創下近年來新高,此一現象代表晶片實際銷售數量高於半導體廠的第三季產能。由於半導體廠庫存低於正常水位,加上9月B/B比再創反彈新高,包括台積電、聯電、日月光( 2311 )、矽品( 2325 )等代工廠,均樂觀看明年上半年景氣。這是中線上最好數據。法說會行情值得期待。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