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16 15:12

從《本草綱目》到奈米銀抗菌技術

日期:09-10-16 10:02:28 編輯:亞洲紡織聯盟網
《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生銀,味辛,寒,無毒”。銀的應用已有數千年,一直可追溯到文明世界開始。它不僅可以製成精美的白銀器具,帶給人視覺享受,眾所週知,它還是一種天然的消毒滅菌劑,並且銀離子被奈米後,即人們常說的奈米銀離子,其具有的強效消毒滅菌的功能更是有了質的飛躍。依據奈米銀離子此項功能,如今人們已將奈米銀離子廣范地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如家電、醫藥、化粧品等行業,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奈米銀
奈米技術的出現後,更是大大增強了銀的殺菌抗毒效力。奈米(nm)是繼微米之後的目前最小的一種計量單位,1 奈米為百萬分之一毫米,即毫微米。奈米銀就是利用奈米技術將金屬銀奈米化。
順應時代的AlphaSan® 奈米銀抗菌技術
2007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佈了《ISO22196:2007 塑膠製品表面抗菌性能評價方法》和《ISO20743:2007 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兩項ISO 抗菌國際標準,標誌著國際抗菌標準化體系初步構建完成。賽默飛世爾科技全新F1 系列移液器將AlphaSan® 奈米銀抗菌技術引入生物領域,為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築起安全保護的銀盾,同時防止外源微生物二次污染樣品。
Bio-rad經典電泳產品特價促銷中,趕快索取資料!
受微生物侵襲的塑膠製品
細菌、真菌、黴菌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利用塑膠製品中成分作為營養源生長,並造成塑膠製品染色,產生氣味,機械性能降低,污物吸收力增強,從而耐用性和使用壽命下降。由微生物所引起的對塑膠的生物腐蝕作用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產生模式:
• 微生物利用塑膠中的成分作為營養源,發生直接降解
• 微生物代謝物(例如,酸、酶、色素)所引起的塑膠製品外觀的間接降解或變化
• 微生物未發生降解,而在塑膠製品表面發生沉降所引起的表面效應
實驗人員在實驗室中最常使用的移液器,更加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襲,採用新型抗菌材質的移液器手柄不僅能使移液器美觀、清潔,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AlphaSan® 奈米銀抗菌作用
添加到塑膠中的抗菌劑需要滿足以下要求:低成本、相容性好以及在加工過程中熱穩定性好,而且,抗菌劑必須能夠遷移到塑膠表面和阻止微生物生長。AlphaSan® 奈米銀是銀基抗菌劑的一種,銀基抗菌劑主要通過離子交換機理抗菌,銀以緩慢的速度釋放銀離子,銀離子在微生物表面與鍵合點發生反應,從而防止微生物繁殖。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的孢子體作為檢測對象,在賽默飛世爾全新F1 系列移液器試驗中,發現4 小時後,所有測試菌落形成單位均降低。24 小時後,四種微生物得到抑制。結果證實用於F1 的AlphaSan® 奈米銀具有抗菌作用。
AlphaSan® 奈米銀安全性
奈米銀離子的安全性即銀的安全性,早在明朝,《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生銀,味辛,寒,無毒”。 奈米銀離子的安全性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因為微量銀元素本來就是人體必須的重要元素之一,奈米銀離子不帶電荷,不會與人體內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結合而沉積,在毛孔中吸附並殺滅細菌,並會從體內完全排出,不會產生毒副作用。在美國奈米銀的安全性被認為是和食品同級別。人們針對銀的安全性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實驗。經試驗考察發現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925mg/kg,即相當於臨床使用劑量的4625 倍時,無任何毒性反應,在兔的皮膚刺激實驗中,也沒有發現任何刺激反應。
抗菌添加劑AlphaSan® 奈米銀得到了美國NSF 國家衛生基金會和美國FDA 的認可,同時被EPA 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可為可與食物直接接觸的材料,其安全當然是無可厚非。
AlphaSan® 奈米銀廣泛應用
目前,奈米銀離子產品跟已像IT 技術一樣從概念走向了應用,被廣泛應用到建築塗料、環境凈化、醫療、醫藥、陶瓷、塑膠、紡織品、紙製品、化粧品等領域。特別在醫學、紡織領域、化粧品,奈米銀離子更有著巨大的挖掘空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