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者Yawen Chen分析指出,中國大陸的刺激經濟措施,會以升級到高科技的方式進行,答案是妥善利用數位貨幣。
隨著北京政府在中國大陸各地推動試用,以中國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交易金額已經突破3億美元。這種可追蹤的虛擬貨幣,在刺激民眾花錢而不是存錢方面具有很大潛力,有可能促使中國政府以此機制發放數位現金給民眾,刺激急需提振的消費。
Chen撰文說,韓國、日本等國政府發放現金給民眾的效果好壞不一。家戶在經濟低迷時期,往往傾向積存錢財,而不是消費。在中國大陸,則又另有風險,擔心資金流入早已經出現泡沫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雖然決策者嘗試發放折扣券和消費券,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他們的重點仍放在於刺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
現在數位貨幣或許是個解方。中國當局規劃多年,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最近才開始在28個城市測試的數位人民幣,最終可能取代鈔票或硬幣。目前最大規模的測試地點在深圳,10月當局在深圳隨機抽出五萬居民,總共對他們發放了約合150萬美元的數位人民幣紅包。流程很簡單:中籤者下載行動錢包,接收價值相當於30美元的數位人民幣,可於全市指定商店消費。
直升機撒錢用數位幣來進行的重點首先是,它有時效性,可以設定特定時間以後就失效。而數位幣背後的科技,能史無前例地令央行能夠監看這些錢花費的流動情況。因此,可以輕鬆免除人們會改將錢存起來的擔憂。
例如,央行知道了深圳市抽中紅包的人,近90%把錢花在沃爾瑪超市。
Chen認為,中國大陸數位人民幣的測試,執行得正是時候。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的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一直並不均衡。10月出口增長11%觸及近兩年高點,但前10個月的餐廳營收卻年減高達21%。根據標普全球的調查,中國大陸電子產品、服飾與家具等商品的需求也遠低於五年平均水平,顯示家庭對支出大為縮手。
她說,對於試圖在風險與成長之間求取平衡的決策者來說,數位人民幣成為一個大膽的刺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