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23 08:51

「亞洲製造」物價蓄積 通膨可能即將大幅上升

值此全球經濟衰退,新冠肺炎蔓延,且美國政局擾攘之際,還擔心通膨升高,似乎有些離譜。
不過,Rubicon基金管理公司研究主任兼經理人柯克森(Richard Cookson)在彭博資訊撰寫專欄指出,他高度預期通膨很快就會大幅升高,上升速度則取決於未來幾個月內,已開發國家景氣的復甦速度。

他認為,此番全球通膨基本上仍是「亞洲製造」,但也因為全球供應鏈遭到制約而益發嚴重。

首先,傳統經濟學一般都假定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如果貨幣供給量增加,將會推升通膨。然而,各國央行多年來一直實施超低利率及量化寬鬆(QE)政策,卻只有資產價格上漲。舉例而言,蘋果公司股價上漲,但蘋果產品售價的上漲幅度卻小得多。

其次,其他條件並不會完全相同。經濟模型認為貨幣的換手速度(即流通速度)愈快,通膨會愈高;並假定流通速度既穩定,而且可以預測。但如今這項假設已然崩潰,因此各國央行雖實施QE,但通膨一直欲振乏力。

目前貿易產品的價格正強勁上漲,部分是因為亞洲經濟快速復甦。中國出口價格呈現正成長,石油以外的工業原料商品的價格也已經比去年底高;就算從現在到明年春季期間這些價格不再上漲,但因今年春季時價格處於低檔,因此年升率將非常驚人。

已開發國家正在感受物價上漲的勢頭,美國進口物價已大幅上漲,耐久財價格漲勢更兇,服務業漲價的信號也不斷出現。

許多已開發國家目前仍處於疫情高峰,使需求偏低;然而,等到疫苗逐漸普及,需求將大幅回升,屆時物價將如何變化?由於許多製造業的產能已經流失,國內及國際運輸相對困難,費用也將提高,再加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蔚為風尚,基本需求的投資將不足,物價上漲壓力更重。

假定這些製造業的情況持續相當時間,可以預期經濟活動將被制約更久,服務業也可能如此。現在已經有許多公司破產,更多公司可能跟進,這將使經濟體系的供給潛力嚴重流失。一旦需求回升,供給不振,物價上漲將莫之能禦。

各國央行如何因應是一大關鍵。基於各國政府仍大舉發債,央行是否會避免提高短期政策利率,或壓低長期利率?這兩種做法都是寬鬆政策;當經濟及通膨強勁回升時,實質利率將會更低。央行如果坐視通膨升高,將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進口物價及整體通膨將會更高。

預料持有長期公債的民間投資人都知道央行遲早必須升息,因此不會等到央行改變主意後才行動。由於目前公債殖利率過低,因此一旦回升也將非常迅速,屆時央行將很難再壓制公債市場的動盪,以及殖利率的上升勢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