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09-10-08 20:57

危險的散戶心理遊戲

危險的散戶心理遊戲
■ 許績慶(群益期貨研究部協理)
選擇權「買方」的風險有限,利潤無限,買方(買進買權或買進賣權)支付之權利金為其最大風險所在,將其簡單的切割為兩個部份,一為內涵價值,另一為時間價值。
投資選擇權對於時間的掌握十分重要,隨著時間的變動(離到期日時間的不同),離到期日愈近,時間價值消耗(Time Decay)的速度也就愈快,又以「價平選擇權」時間價值損耗的金額最大。
但市場總是公平的,「當魔鬼關閉了一扇窗,上帝會為你開另一扇門」。在選擇權即將到期時,時間價值遞減速度加快(魔鬼關的窗),但在此同時標的物價格變動之加速度亦放大(上帝開的門),使選擇權買方在到期前夕因時間損耗加速所造成的損失,可以在價格波動變大下獲得合理的回報。
在選擇權中性交易策略中可以簡單區分為兩大類型,一為「以時間換取價格波動(買方策略)」即選擇權站在買方,利用期貨或現貨『低買高賣』的操作所獲得的價格波動利潤來彌補選擇權買方時間價值消耗的損失;二為「以波動換取時間損耗(賣方策略)」,即選擇權站在賣方,收取權利金,利用期貨或現貨『低賣高買』的操作來規避價格波動可能產生的風險,因期初選擇權賣方的權利金收入可以抵減避險操作產生的成本。
因此在選擇權到期前,時間價值消耗速度加快,中性賣方策略權利金入袋的速度亦加快,相對應的避險成本亦應提高,也就是說標的物價格波動會產生加速效果;反之,中性買方策略在選擇權到期前夕,因時間價值消耗速度加快,由Time Decay所造成的損失亦加大,但此時利用期貨或現貨『低買高賣』的操作所獲得的價格波動的利潤足以彌補時間價值消耗的損失,市場處於公平的狀態,若非如此,則市場將產生套利的空間。
市場開的第一個玩笑 玩時間的心理遊戲
選擇權的權利金很便宜通常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市場的波動率很低,一種則是選擇權即將到期,價外選擇權成為價平或價內序列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買進價外選擇權支付的權利金很低。
照常理推論,當選擇權很便宜的時候,散戶愈容易或愈願意買進(買進買權或買進賣權),但市場對散戶開的第一個玩笑是「權利金便宜到讓你買不下手」,主要的原因就是即將到期的壓力所產生的「不可能」的心態,例如選擇權剩下三天到期,加權股價指數目前位置為6,650,買進6,800履約價買權權利金15點,只要750台幣即可買一口6,800履約價的買權,非常便宜,但散戶往往因即將到期的壓力而不願意買進,或儘管買進也不敢買太多,因為三天內6,800如果不會到,那權利金就會化為烏有。
尤其是指數若是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近期歷史波動性降低,更易加深投資人習慣波動率小的印象。儘管只是價外一檔的買權(Call)或賣權(Put),投資人受到時間即將到期及波動率低刻板印象的雙重影響,很容易造成「權利金便宜卻買不下手」或「不敢買太多」的狀況,這是造成一般投資人操作選擇權看對不敢做的原因之一,也是市場對投資人開的第一個玩笑。
根據過去的歷史資料,選擇權到期前夕,價格的平均波幅相對較大,且易有單邊的行情,對選擇權買方相當有利,因此選擇權即將到期期間(到期前五天)可以視為『樂透彩期間』,看對方向時,三倍、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投資報酬率是經常性發生的,但看錯方向時,最大的虧損即是權利金的所有支出,但因投資期間短,勝負立判,投資人須量力而為,或搭配其他選擇權策略以降低投資的風險。
市場開的第二個玩笑 玩價格的心理遊戲
選擇權權利金很貴通常有二種情境,一是市場波動率(隱含波動率)太高,一是離到期日還有一段期間,時間價值(Time Value)過高的關係。
市場開的第一個玩笑:玩時間的心理遊戲,所指的權利金低是指權利金報酬「絕對」的便宜,而不是相對性的概念;市場開的第二個玩笑,玩價格的心理遊戲,所指的權利金很貴,則是「相對」的概念,著眼點在於隱含波動率(IV)的相對位置。
當IV顯著相對高,代表市場的敏感神經提昇警戒,盤中價格波幅變動將加大、隔夜跳空的風險也會相對提昇,且跳空幅度也會較令人感到意外,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容易觸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反之,當IV顯著相對低,則代表市場的敏感神經鈍化,儘管市場發生投資人普遍認定很大的意外,往往價格波幅或隔夜跳空的幅度也會令投資人感到訝異,心裡頭會嘀咕著「怎麼才開低這樣子」或「開高幅度怎麼那麼小」。
因此,當IV相對較高時,選擇權權利金相對較貴,導致投資人因太貴而買不下手,甚至反手站在選擇權賣方(Sell Call,Sell Put),賣方很容易因市場所製造出來的假象而掉入其莫名的陷阱。
例如2004年總統大選前後,當時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極高,以2004年3月19日選前價平6,800履約價買權與賣權的權利金總和達507點,當日期貨收盤價6,830計算,則同時賣出價平買權與賣權之損益平衡點為6,323與7,337,在當時普遍的第一直覺是損益平衡點真遠(怎麼可能會賠錢);相反的,買方的想法是這麼貴怎麼可能會賺錢(怎麼買得下手)。
但以過去的歷史經驗,IV所反應的是一段期間市場波動的預期,當然IV在一個合約期間絕少呈現忽高忽低變動很大的情形,也就是市場對於波動大或小的預期,一般而言不會瞬間變化太大,重點是買貴的隱含波動率,要賣的時候也是差不多貴的,不要因為太貴而買不下手,因為IV很高的時候,隱含未來市場的波動將變大,選擇權的買方獲利機會是較大的。
從市場的二個心理遊戲中,我們應學得「勿因便宜(快到期)而買不下手」,市場的大波動往往從這裡開始,選擇期到期前是一般投資大眾的樂透彩期間;「貴買貴賣,便宜買便宜賣」,貴會有貴的道理,瞭解這些原理後就不會做出傻事,對於風險的管控上也會更加的謹慎。
【2006/02/12 經濟日報】
羸家與輸家的個性及邏輯思考:
輸家:短視近利,好高鶩遠,被流行牽著鼻子走之帽客,為了貪圖蠅頭小利,卻敗在較大攤的賭注裡.仔曰:九贏一輸=全輸…何以見得?
在一場賭局裡,莊家為了吸引賭客前往下注,雖然前面讓你們羸了9次,正當信心十足自以為是給它全力凹下去時,最後的大賭注卻是”郎中吊線”,莫名其妙被將了一軍不說,還認為只是一時眼花糊塗沒注意到,屢屢造成大筆金額損失仍執迷不悟,始終為自己的錯敗找出適當理由解釋.此個性若不經一場腦內大革命,痛定思痛.依動者恆動之貫性原理,乃為”輸者恆輸”!
贏家:捨棄短利,擁抱趨勢.事前規劃大餅築夢需踏實,並創造主流新方向,讓後知後覺的市場人士不得不追隨造市者的腳步.
別忘了,上帝(莊家)正在跟你們每一個人玩骰子,而這個骰子是被動過手腳的,輸家們若能領先找出破綻並加以善用它,便能扭轉為少數中的贏家.
公式集~~
一.把握(A) = 機率(B) x 波幅大小(C)
二.投入資金比例(D)=把握 / 個週轉率的循環系數或衍生性槓桿倍數大小(E)
三.資金控管(F) = <(把握 + 投入的資金比例) / 2)> x 損益率時間遞減效應(G)
四.風險處理(H) =危機意識(I) / 停損停利的時間點(J)
五.勝算(K) = <(資金控管 + 風險處理) / 2 > / 貪婪或恐懼(L)>
六.執行力(M)
詳細剖析~~~
一. 把握(A) = 機率(B) x 波幅大小(C)
假設大盤指數現在為6000點,由技術指標等分析,統計出後勢上漲機率(B)為60%,盤整為20%,下跌為20%,請問該如何操作?
解:一般人皆看的出來,大盤不是漲就是盤(和計有80%的機率),當然以作多為主!...其實這必須依”波幅大小(C)”而定.如短期(C)上漲的幅度只有1~2百點,而另一波段下跌卻有2千點的空間…(6484~3845)
此時為了貪圖幾百點上漲較高的獲然率,而去冒險波段上千點反向的空間,實在是不值得!除非,B值在80%以上,且順勢波幅(C)也夠大,此刻的乘積把握值(A)自然會升高,則可準備下單,再考量下一階段(二)
二.投入資金比例(D) = 把握 / 個股周轉率的循環級數或衍生性槓桿倍數大小(E)
由二.的公式可看出,把握愈大或E值愈低, D值自然就愈高…
至於(E)值的評鑑大略分類為3種~
1.槓桿倍數(E1值):股票:權證:期貨:選擇權(價外買方)=1 : 4 : 9 : 20(E1值)
選擇權的買方槓桿約有20倍最大,所以想玩選擇權買方的投資人,應將投入資金控制到最小化,僅以小博大試之.雖買方仗著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的招牌,但看錯行情時將有如買到地疊股般成為壁紙,難道真的是風險有限嗎?所以萬萬不可將奶粉錢全押下去作買方.免得血本無歸.
2.個股總市值(E2值):總市值較大者與大盤的連動性β值自然會趨近於1,而在此E2值等同於β值,換句話說,當大盤上漲25%時,多數大型股平均漲幅會接近25%,
而些許小型股卻有100%以上不等的漲幅,即此小型股的E值為4,(100/25=4)
E2值愈高,走勢相對愈投機,在追求高獲利的背後別忘了高風險也同時存在.
3.個股周轉率循環級數(E3值):周轉率愈高或在歷史性的循環高峰時,通常股價處在高檔區震盪居多,即將中期回檔.此刻的E3值較高,即使短期當沖盛行,隨時有跌停狂拉至漲停板的機率,判斷上也很有把握,但也別投入太多資金進去.何不在周轉率低(E3值低),股價處在盤底階段,勇於逐步加碼投入大量資金進去,耐心等待另一波回升行情的來臨,賺個一倍,二倍豈不是輕鬆又容易的事!
三.資金控管(F) = <(把握 + 投入的資金比例) / 2)> x 損益率時間遞減效應(G)
1.有多少把握下多少資金.兩者是正相關的系數,擺在一起除以二是為了均衡”資產配置”
2.G值是在一段時間內投資所得到的報酬(連續隨機變異數所求得”期望值”,有關定積分.)…由1 & 2得知, 資金控管 = 資產配置 x 期望值
本文”期望值”算法,筆者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求出~~~
期望值 = (獲勝機率 x 獲勝可得收益) – (失敗機率 x 失敗付出代價)
舉例而言,猜十元硬幣正反面的賭注遊戲,規則是:若正面潮上,你可贏得1元,背面潮上輸1元.則期望值為:(0.5 x 1) – (0.5 x 1) = 0
期望值為0,表示這是公平的遊戲,維持一段時間下注後,你的輸贏差額會非常小.
如果我們改變一下遊戲規則,若正面潮上可贏得1元,背面潮上卻是輸2元,則期望值為:(0.5 x 1) – (0.5 x 2) = -0.5
期望值為”負數”,表示這場遊戲是不公平的,經過長時間下來你將失去所有,
而-0.5乃是平均每次下注輸掉0.5元的意思.
上述是公正的硬幣再加上一些數據,方能準確求出期望值,諸如此可類推各種商業性的賭注遊戲及投資理財工具(資產配置)的期望值~~
A.期望值”必為負數”的賭注遊戲:包括賭場裡的骰子,輪盤,吃角子老虎和撲克牌以及政府公開發行的,彩券,樂透彩,賽馬…等等.由於期望值皆為”負數”,民眾萬萬不可沉迷於此,因為長期下來唯有作莊者是贏家!
B.期望值多為”正數”的理財工具有債券基金,定存,套利,租金,工作…等等以單利或故定收益計算.利潤雖低,但投資風險為零,長時間下來保證獲利,問題在於你的獲利率能否與通貨膨脹相抗衡之分罷了.
C.依個人專業能力與前瞻性加以”提高期望值”,邁向致富捷徑:
投資商品包括股市(權證,選擇權,期貨,股票),房地產,創業,以及公司債套利…等等.高獲利背後淺藏高風險的存在,這句話是對96%凡夫俗子說的.
全世界前面最富有4%不到的行家,高風險對他們而言其實是不存在的,他們善用自己獨特的專業知識來提高期望值,讓20%的力量就能生產出80%以上的效果.經年累月”複利”下來財富的累計是難以想像的!
ABC資產配置法中,本專欄是以C裡的”股市投資”為主要致富捷徑,一般人尚在”年輕時”就要選定適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努力鑽研再加上健康的身體才有機會成為4%行家!萬事起頭難,而行行又出狀元,祂們只是從跌倒累積中尋覓出屬於自己一套有效的方法,將原本負的期望值,依智慧更新知識並迅速創造成一位”正數”,在商場上與行家們共享一塊肥沃大餅.然而競爭力最強的一方分得最多,經過年復一年的”複利”,十年後或許您也會成為另一個張忠謀,再造台灣下一次的經濟奇蹟!
PS:十年前台積電,聯強,華碩,廣達等還未上市,倘若十年前您是他們的金主,公司裡的員工,或是去投資他們成為小股東,雖默默無名,但也因為”祂”的存在而分享到致富的喜悅!
有關複利的計算公式如下:
F =P . (1 + r)N
F為投資後的未來價值,P為本金,r為利率,n則是計息次數.
例題:有位名叫阿牛的精算師,打算利用十萬元玩股票,平均年獲利率要達到100%才肯罷休,假設牠真的做到了,請問十年後阿牛會增值到多少錢?
解: 套用上列公式:F= 10萬 x (1 +100%)10
F= 10萬 x 2的十次方
F= 10萬 x 1024 ………約一億
換算十年後阿牛將變成億萬富翁,這個牛皮似乎吹的太大了,
但對於全球前4%最頂尖人物來說,何者不是如此呢?
舉例:某位高一學生,17歲那年將積蓄10萬元拿來投資股市,起初4年波折不斷.當沖賺取學生時代第一個30萬,也因當沖賠過30萬;因台灣權證市場萌芽期賺取人生中第一個100萬,也因”凹”這個字眼摔回起漲點!假設前四年所付出的心力及痛楚可成長為日後堅實有力的翅膀,一旦馬步站穩後就不容易再跌倒,未來數十載才是”致富力”的開始…(一倍一倍的賺)
筆者將10萬成長至一億的旅程細分為11個段數~~~
第0段:最初投資行為至今累計總成本.如總成本為10萬,經過n年摩練後,成長為此階段一倍則可向上升級一段數.
第一段:20萬
第二段:40萬
第三段:80萬
第四段:160萬
第五段:320萬
第六段:640萬
第七段:1280萬
第八段:2560萬
第九段5120萬
第十段10240萬…”一億”!!!!
通常愈早出來投資愈好,資本額小爆發力愈大,小額投資剛開始跌倒很快就能爬起來,且”知識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降低其價值…
有實力的操盤手,經長時間累積下來10萬塊就能變成一億,
然而,尚未跳躍半桶水”第0段”旅途者,再多錢也賠不完…
四.風險處理(H) =危機意識(I) / 停損停利的時間點(J)
上述一 ~ 三的公式集是針對技術面,籌碼面,統計學,槓桿原理,財務管理及投資學等觀念精簡地呈現出,概括”技術分析”的操盤!
本節風險處理關鍵在於”基本分析”的操盤.
有些企業家能可看穿單一公司或各別產業的未來動向;功力深厚大到可洞悉整體經濟與全球景氣命脈之轉向.假若你們有了這些行家的遠見,對於長期趨勢便能輕輕掌握!
有關”危機意識”,筆者把它分成三個層面來探討,
其中任1層面趨勢面臨衰退,無法掌握,或難以挽回,則要將當初投入的資源果斷的”徹出 (J)”,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基本分析方程式~~~
1.知識力 = (創新 x 寡人學習的效率) – (常識 x 眾人學習的效率)
2.致富力 = 知識力 x 行銷 x 運氣
3.競爭力 = 致富力 x 通路 / 失誤率
1.知識力 = (創新 x 寡人學習的效率) – (常識 x 眾人學習的效率)
常識:80%以上人類容易瞭解的人事物,創新:短期間不到20%人類能掌握的知識.
知識是一種有價值的智慧結晶,原始點是藉由抽象方式呈現,人因夢想而偉大,逐次統計後把資訊轉換為決策且本質上都必須具備”創造附加價值”的效果.主宰者需不斷的創新,同時比一般人更有效率,知識價值鏈方能持續延伸,一旦被大眾的學習效率迎頭趕上,此價值便逐漸消失,甚至帶來”負面”效果.
2.致富力 = 知識力 x 行銷 x運氣
當你領先市場規劃出一連串可以相互延伸的知識力,有本事讓需求持續大於供給,並且不怕同業複製即可展開行銷活動.把知識傳播給每一位消費者.初期多元的行銷管道與當地市場主流是否產生認同感,剛開始運氣佔了
如何才能根絕這種必賠的習性呢?許多投資人的操盤行為是屬於「高風險=低利潤」的模式,也就是最嚴重的賠錢習性。首先談談「套牢長抱」的行為與心態,一般不願意接受損失的投資人買了股票一旦賠錢就開始萌生死抱股票的念頭。而在長期套牢長抱之後,一旦拉回成本價就會急著賣出。因,很容易意外大賠;而一旦回本就忙著脫手,根本沒有大利潤,卻有大損失。所以,股票玩得愈久也就賠得愈多!
如何才能根絕這種必賠的習性呢?簡單地說,就是要「管理風險」(設停損價位),「接受風險」(認賠出埸)。又怎樣來執行「停損」作業呢?其實停損有兩樣功能,一者是行情逆轉時可以立即控制損,減低損失;二者則是保住已賺取的利潤。總而言之,「停損」能將風險控制住,不致於將損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重要性也就在此。
不喜歡「停損」出埸的投資人常會有一些賠錢不愉快經驗:
一、「賠錢長抱」的鴕鳥心態。眼不見為淨,不聞不問任由損失擴大,心中的鬱卒、恐懼、不知所措,可想而知。直到有一天已忍無可忍時才被迫出埸,往往已是山窮水盡了。
二、「入寶山而空手回」的悔恨心態。在進埸交易後,行情已發展出可觀的利潤,但沒有停損求退的想法。甚至為「有風盡駛」還擴大加碼,不但忘了保本或是守最低獲利的措施;因,一旦機運欠佳、行情逆轉,又將所有利潤蝕盡,心中懊悔不已。
三、「入寶山虛得銅鐵」的遺憾心態。滿山金銀財寶但只得破銅爛鐵。一旦波段大行情持續發展,卻因為沒有「獲利停損」的技巧來擴大未來的大利潤,而匆忙的獲小利了結,喪失了一個大賺的機會,此後眼見行情日日漲升,心中充滿自責與遺憾。
索羅斯投資啟示35條一劍封喉:索羅斯是天下奇才,他的投資秘決天下景仰。
啟示一:亂局即大局
索羅斯說過:金融市場天生就不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更是如此,國際資金流動皆是有榮有枯,有多頭也有空頭。市場哪里亂哪里就可以賺到錢。辨識混亂,你就可能致富;越亂的局面,越是膽大心細的投資者有所表現的時候。
一項情形變的越遭,就會向上彈的越高。跌的越深,市場越亂就越可能出現大行情。很多情況常常是:市場亂,投資人跟著一起亂。所以我們常常可見到恐慌性賣壓,投資人奮勇追高等新聞標題。亂局對冷靜的客觀投資人來說,正式天賜良機,因為這可能是大撿便宜貨的機會,也是財富重新分配的時候。
啟示二:見壞快閃
認賠出場求生存是索羅斯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原則,那么眼明手快,見壞就閃就是求生存最重要的方式。
1974年,索羅斯在日本股票市場建立極高的持股比例,一日下午,東京某位營業員打電話告訴他一個秘密,內容是告訴他日本人對陷入水門案件醜聞的尼克森總統反應欠佳,當時正在打網球的索羅斯毫無猶豫地立即決定賣出日本所有股票,由此可見眼明手快是許多基金操盤人的必備功夫。
大部份投資人充斥一種捨不得的情緒,上漲捨不得賣,下跌也捨不得賣,看了難過,殺了手軟,出脫往往是波段最低點。
啟示三:昨天的歷史,明日的走勢
索羅斯成功的預測1987年的崩盤,秘訣為何?鑒往知來。
經濟危機的爆發,往往是累積長期不穩定的情況所醞釀而發生。歷史的經驗往往可以預測未來,因為歷史是會重演的,所以以史為鏡不失為預測的重要方式。
1929年及1987年崩盤類似之處:
短期貨幣市場利率走揚,造成股市資金動能不足,大量美元流入他國中央銀行,美國聯邦理事會沒有注入等量貨幣造成資金流動性不足。1987年下跌幅度36%與1929年相似,每日價格的波動與1929年相似。胡佛總統對股災之初發表談話,裏根總統在股災發生之初發表談話,內容與胡佛相似。
啟示四:別人話中話,我見財上財——解讀能力
一些平淡無奇的話,在索羅斯聽起來,可能就是重要的買進或賣出的訊號。這樣的啟示說明瞭索羅斯一項重要的能力,就是解讀。
各國重要領袖、甚至政府領袖、商界人士的重要談話,都隱含了相當重要的意涵在其中,而差別在於聽者能聽懂幾分、又能執行幾分。
1992年德國央行史萊辛革的一習演說提到:如果投資人認為歐元是一籃子固定的貨幣的話,那就錯得離譜了。當年總統為了經濟問題,一再提高馬克的利率,使得馬克變成強勢貨幣,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使得德國及義大利不得不跟進,但是英國及義大利的經濟情況不理想,因此苦撐匯率之下,對德國抱怨連連。索羅斯聽了史萊辛閣這番話以後,認為其中別有文章,他話中的涵義可能影射虛弱的義大利里拉。事後索羅斯與史萊辛閣談話,問其是不是喜歡以歐元作為一種貨幣。史氏回答,他喜歡歐元的構想,但是歐元這個名稱則並不喜歡,如果用馬克的話,他會比較容易接受。讀出弦外之音的索羅斯便立刻放空義大利里拉,大賺三億,並借了一大筆英鎊,改換成馬克,又大賺十億美金。
啟示五:小心,明牌就在你身邊
明牌就出現在報紙、新聞、電視、廣播、甚至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上。
1972年,有一天晚上索羅斯聽到了國民城市銀行招待證券分析師吃晚飯的消息,這是一件從未發生過的事,雖然索羅斯不在受邀行列之列,但他卻敏銳的認為其中必有不尋常的事情要發生,他立即主張買進經營體質較佳的銀行股,他的聯想是銀行業可能要公佈利多消息。果然索羅斯買進的股票獲利五成。
啟示六:仙人打股有時錯,錯誤為投資之必然
1987年索羅斯仔細檢視全球經濟大勢後,他的結論是:崩潰會從日本開始。當時日本債券市場崩盤,索羅斯研判債券市場的崩盤效應會擴大到股票市場,因為股票市場股價高估的現象遠高於債券市場的不合理性,所以他認為日本股市會領先下挫,但沒想到投機性的資金反而湧進了日本的股票市場,日本股市又創了新高。
啟示七:勇於認錯的自省精神
索羅斯相信使他與眾不同的最大能力,就是能很快地察覺過錯。能做到很快察覺過錯,勢必擁有較為敏銳的心智及高人一等的勇氣。
在索羅斯的理論裏,由於他認為人類對事情的認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所以人類思想天生就容易出錯。索羅斯能夠了解事實與認知的差距。
啟示八:最大天賦——化繁為簡
耐煩——好比金融市場若真的要分析起來,鐵定沒完沒了,經濟大勢、政治影響、個股基本面、歷史走勢圖、產業前景等等分析後,最後很單純,只是買或不買、賣或不賣的最終判斷而已。索羅斯每天閱讀十數份各類專業刊物的原因就在此。
索羅斯可以帶領即將達到四十個國家據點的慈善組織,也可以跨足不動產、農牧業、網路公司、壽險公司、金融商品、超級市場等各種不同領域,他全部是親自了解,並不只是聽任幕僚人員的建議。而且他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思考,他並非超人,他只是將化繁為簡真正融入到他的投資生涯和日常生活中。
啟示九:在前進中整頓
索羅斯要進入美國市場前,他對美國市場並不了解,可是他採用直接進場的方式學習,然後在過程中,時時檢討缺失。先拿一部分金額投入測試一下市場,感覺對了,又印證他的理論,再開始調集重兵,予市場致命一擊。
在前進中整頓,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從行動中積極調整投資策略。
啟示十:管理風格
開放式溝通:索羅斯身邊的人不是唯唯諾諾的人,而是在不同意見時,勇敢的反駁索羅斯。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例如有位能力不錯的交易員,在不知情下進行了風險很大的貨幣交易,這筆交易賺了大錢,但索羅斯請他走路,因為若有閃失,是由他自己負起全責,而非手下。
充分授權:例如他多次在跟屬下會議中,告訴他們如果看好一項投資標地,為什么下這么少的賭注呢?其實那名部屬所投資的金額已經是天文數位,但是索羅斯卻是鼓勵部屬加碼,告訴他你的許可權可以這么高,放手去做吧。
恩威並重:他常常問部屬問題,讓部屬難以招架,為了就是要知道負責的人到底了不了解狀況,如同臺灣王永慶的主管會報,不過他也賞罰分明,讓屬下又愛又恨。
啟示十一:你有沒有自己的舞臺
人必須有舞臺才有發言的餘地,才會受到重視,也可以在政治上謀求更大的商機。
例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索羅斯曾企圖說服當時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支援一項歐洲的復興計畫,但是這項建議非但沒有被重視,還遭受人所嘲笑,他了解必須成為公眾人物才能受到重視。於是推動了放空英鎊一役,讓英格蘭銀行破產,從此聲名大噪,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舞臺。之後還應韓國總統之邀到韓國進行訪問,以非正式顧問之名評估韓國進行鉅額投資的可行性。
啟示十二:要有垃圾裏找黃金的慧眼
索羅斯對冷門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例如在套匯還是一項冷門又無聊的工作時,他把套匯研究得很透徹,一躍成為套匯理論兼操作的大師。
1960年,他發現一家德國保險公司——聯合,若以他的資產價值相較,股價實在太低了,他便開始推薦聯合的股票,結果此股票漲了三倍。
啟示十三:與其聽你的擺布,不如照我的規矩
索羅斯說過:“我特別注意遊戲規則的改變,不只是在遊戲規則裏打轉,而是了解新的遊戲規則何時出現,並且要在眾人察覺之前”。他還試圖改變遊戲規則,在金融市場、政治市場皆然。
例如他不以政治捐獻或以資助候選人的傳統做法,來作為增加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方式,而是直接用他的財富支援和與其倡議的議程有關的辯論,希望受教育的大眾能認同他的看法,或者捐款給內容涵蓋廣泛的民間組織及計劃,這類的組織有助於改變全國的政治文化。
啟示十四:市場,我永遠不相信你
索羅斯說過:市場走勢不一定反應市場的本質,而是反應投資人對市場的預期。但是投資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因此更加深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如果偌大的營業廳裏,只有兩三隻小貓在看盤,這就告訴你該進場了,如果營業廳裏擠得水泄不通,連上市上櫃都分不清,股票名字都叫不出來的隔壁大媽都告訴你該買股票了,這就是該退場的時候了。
啟示十五:神秘第六感
索羅斯很相信他自己的動物本能。每當事情生變,他就會覺得痛,當他直接管理的基金時,就時常會背痛,只要一開始痛,他就知道投資組合有問題,更妙的是如果痛的地方接近腰部就是買超出了毛病,若是左肩痛就是貨幣方面有麻煩。
重點是:話雖如此,仍然不可忽視專業能力的培養,只是在下注前,不免有猶豫的心理,偶爾找個直覺來說服自己只是幫助投資的果斷而已。直覺是幫助決定用的,幫助加碼時堅定自己的信心。絕不可倒果為因。
啟示十六:存活下來,一切好談
索羅斯在《金融煉金術》的導論中說:如果我必須就我的實務技巧做個總評,我會選擇一個字:存活。
例如:1987年,當股市崩盤,他判斷會從日本開始,然後才是美國股市,但是他原本放空的日本市場反走高,使他受到重創,他並沒有執迷自己的判斷,立刻認賠出場,他的原則是:先求生存,再求致富。所以雖然這次的投資失敗,但全年的基金表現仍有14%的盈餘,也為他留下日後大戰的籌碼,也才有日後“讓英格蘭銀行破產者”的封號。
啟示十七:分散風險就是致力於投資組合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投一個籃子裏。
量子基金會把凈值的資本投資於股票市場,而將融資的部分投資於像股票指數期貨、債券、外匯等金融商品上。原因是股票的流動性
交易冠軍的啟示:常用的四大投資理念馬丁‧舒華茲因參加過10次全美期貨、股票投資大賽並獲得 9次冠軍而出名,另一次也僅以微弱差距名列第二,在 9次奪得冠軍的比賽中,平均投資回報率高達 210%,其中一次更是創下了回報率 781%的佳績。舒華茲以做 S&P500指數期貨為主,大部分是短線交易,他從 4萬美元起家,後來把資本變成了2000萬美元。
舒華茲的經歷對於那些經常遭遇虧損而又難以突破的投資者而言,是一種啟示。舒華茲在事業成功之前,曾經有10年的時間在股市中浮沉,在交易初期,他只是一位證券分析師,在這段時間,他經常因為交易虧損而瀕臨破產邊緣。最來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從而變成了持續獲利的交易員,並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
他的成功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他找到了完全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舒華茲在不得意的那段歲月中,都是以基本分析法來交易的,後來他以技術分析法來從事交易時,事業才開始一帆風順。舒華茲強調,這不是因為技術分析優於基本分析,而是技術分析是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他是在1973年初迷上技術分析的,他把自己比喻為一個合成器,不是去設計新的交易策略,只是把別人的優點融合於自己的交易策略中。
他發現一個名叫泰瑞‧蘭迪的人發明了一套與眾不同的交易方法,名為“魔術T預測法”。
這套方法的中心理論是:股市上漲與下跌的時間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漲幅與跌幅不同而已,股市下跌之前,總有一段抗跌階段,上漲之前也總有一段凝聚動力的階段,計算時間時要從這段時間開始,並不是等到股價到達高檔或低檔時才開始計算。
這套理論對舒華茲幫助很大。
第二:是舒華茲交易態度的改變
大部分投資者寧願賠錢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遇到虧損時,通常的反應是:只要我不賠錢就出場。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不賠才出場呢? 其實這只是個面子問題。起初舒華茲也總認為自己不可能犯錯,承認自己失敗要比虧錢還難受,當他終於能把面子拋在一邊時,他告訴自己: 『假如我錯了,我要趕緊脫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三:風險控制是舒華茲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的交易原則之一就是在交易之前,事先確定自己在這筆交易中所能承擔的風險,在發生虧損時,要減量交易,而更重要的是,在交易獲利之後,也要採取減量交易的策略。舒華茲解釋說,這樣做主要是因為虧損往往都是跟隨在成功的交易之後,大部分投資者都可能因為成功而志得意滿,有時就會得意忘形、粗心大意。舒華茲最難忘、最刺激的交易經驗發生在1982年11月04日,在那一天他賠了60萬美元。
當天股市上揚43點,創下當時最大的單日漲幅,而舒華茲卻像傻瓜一樣持續做空 S&P500指數期貨。 大部分交易員在虧損時,總希望立即扳回來,因此越做越大,希望一舉挽回頹勢,可一旦這麼做,就注定會失敗。
舒華茲在失利後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要賺多少錢來彌補虧損,而是要重拾自己的交易信心,他果斷地將交易規模縮小到平常的 1/5, 這種策略後來證明是正確的。
舒華茲還總結了一套完整的交易原則:
1.在持有頭寸前,先檢查其移動平均價格,看看當時的價格是否高過移動平均價。另外他還會尋找在股市創新低時站穩底部之上的個股,這種股票走勢一般較強。
2.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資金管理。在交易之前應該事先決定自己願意承擔多少虧損,設立止損點,且要確實遵守。舒華茲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直到臨死他還在尋求更好的改善方法。
3.每一年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舒華茲的交易原則之一,每年 1月舒華茲都告訴自己:『我是個窮光蛋』,然後從零做起。
4.習慣一個人工作。舒華茲在家裡辦公,他以一種宗教式的狂熱每天進行行情分析,從不間斷,即使相當疲倦,他也要等到做完分析才休息。
5.在獲利了結之後,他總是放一天假來獎勵自己,因為他發現自己很難持續兩星期維持良好的交易成績,因此每當持續獲利一段時間後,舒華茲就會減量經營。
1989年舒華茲組建了資本達8000萬美元的投資基金,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作,成績並不理想。舒華茲發現其中的原因是大規模資金並不適合自己的短線操作風格,最後他果斷解散了基金,新操作自己的資金,每年獲利頗豐。
機入市 三大原則要用功、要有錢、要會忍
危機入市的成功案例不少,與其聽完別人成功的故事後興嘆,不如起而行,為下一次危機入市的機會做準備。
台灣這幾年負面消息充斥,政治紛擾、資金外逃、民眾信心全無、惶惶度日,不過,五年下來,卻有一批人默默賺錢,財富翻兩番,再一次悄悄財富重分配。猛一回頭,才發現股、房低點已過。一位近五年來認真做功課賺到數倍財富的房市大戶說:「關掉電視讓自己冷靜,才能看清台灣的本質。」這位大戶很少花時間在爆料新聞中,因為那對財富增加毫無助益。
萬點崩盤別人財產少個零,他多個零
榮總有一位眼科醫生,投資股市十五年,從聽明牌賠錢到賺進天母四間房子,靠的就是危機入市的眼光與膽識。這位醫生經過幾次大賠後決定認真理財,每天看財經報紙、第四台股市分析,但他學會不隨市場起舞的反市場操作手法,他會記住媒體、分析師介紹的產業趨勢、明牌,但不急著立刻進場,一直等到股市大跌時才買進。最傳奇的是一九九○年股市從一萬兩千點反轉,當年十月跌到兩千多點,許多人的財產都少了個零,他卻多了一個零。
他在股市一萬兩千點時發現新台幣趨貶,當時他把所有股票賣掉,全部轉成馬克、英鎊、美元等外幣存款,後來波斯灣戰爭開打,股市重挫,他再把所有的外幣存款解約投入股市,當他去銀行解約時,大批民眾卻是排隊買美元,他把解約的資金投入股市,大買台塑、台泥等龍頭股,結果大獲全勝,再把從股市賺到的錢轉往房地產;靠著多次反向操作,為自己累積這輩子不愁吃穿的財富。
「唯有危機入市才能賺到大錢。」一位股市老手如此說。但是卻很少有人能辦得到,主要原因就是「恐懼」的心理,而要克服這種大多數人都有的心理障礙,唯有認真研究基本面,掌握未來的趨勢,才有膽量在低檔勇敢進場。王士維(案例詳另文)四年前大買房地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時大家一致唱衰股、房市,也很少人敢投大筆資金到房市,王士維選擇在大家都不敢買的時候進軍房市,靠的是他對基本面的研究功夫。
為確認「房市低點」,王士維研究台灣出生率、住宅戶數變化,以及國內外主要城市住宅戶數、坪數的變化,他研判國內房市供過於求的數字和實際狀況有出入,而且各地的情況不一,房市供需情況很快會調整過來,而等到大家發現供需趨於平衡時,「就沒有便宜貨可以撿了」,因此,四年前他趁房市低檔開始布局,如今大賺一倍多。
「用功」是危機入市的不二法門,而口袋夠深是「有眼光」之外的第二個條件。程太太(個案詳另文)在sars期間開始投資台北商業區店面,考慮的就是資金要找一個最穩當的投資標的,由於公司、手上的現金不少,加上利率低,貸款成本低,程太太從sars到現在買下台北市至少八個店面,現在還在為手上多餘的資金尋找房屋標的;黃金投資專家余正雄(詳另文)看過父親滿手鈔票變壁紙的慘狀,決定投資國際認同的交易工具—黃金,多年前余正雄從黃金每盎斯兩、三百美元開始投資,陸續將手上現金變黃金,讓他十分安心。
股價是忍耐的報酬
不少有過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掌握到低點後,最痛恨的就是手上沒現金、或是現金不夠,明明低點就在眼前,就是沒有能力去驗證自己的看法,因此,平常儲備糧草,等待機會很重要。所幸目前台灣資金氾濫,很容易借到錢,但借貸而來的資金畢竟風險高,如果不是很有把握,也不應輕易嘗試。用功也有資金,接下來就是自我耐力的挑戰。不少人明明掌握到低點,但常因信心不足動搖續抱的決心,等到行情證明自己看法正確時才後悔賣太早或沒買,卻為時已晚,只能等待下次「低點」。王士維認為,每個人一生都有幾次賺大錢的機會,但是當機會來時,你是否已準備好?用功、資金是前段的準備工作,而耐心正是後段能否收成的關鍵。
就像五年前十元或者半年前三十多元的台肥,你或許敢買,但是可能早就獲利下車,轉抱別的漲得比較快的股票,買來賣去的結果很可能不如長抱一檔有潛力的股票賺得多,這是不少投資人回頭檢視自己投資成績單時一致的心得。「股價是忍耐的報酬」一位懂得長抱股票的資深市場人士說;某未上市光電公司董事也有同樣的看法,多年來一直思考自己為何賺不了大錢的他,重新調整投資布局,學習創投業尋找金雞母的投資哲學,抓住產業趨勢,在趨勢初期介入有潛力的公司,接下來就靠信心等待開花結果的時間到來。
認真用功、口袋夠深加上耐力,這三個條件是危機入市的三大原則,也是讓財富倍增的不二法門,想想自己還缺少那一個條件,看看別人成功的經驗,或許會有許多啟示,這些啟示如能內化成個人的投資修為,下一次危機入市的成功案例就是你。
專家不是給你價格 而是趨勢
當真正專家只能給你趨勢,而無法給你確切的價格時,投資人更應該培養出獨立、清楚的思考、分析模式,這樣恐怕才能夠在變化快速的市場中,降低自己成為輸家,或是成為這些「專家」刀下魚肉的比率。
前兩天會中遇到一群朋友,正在聊當天台股大跌的消息。其中一位表示,早在幾個月前,她就想在媒體上提出「股市會上8000點」的口號。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文章並未真正刊出。於是這位半開玩笑地說:「如今已經有人喊出股市破萬點的訴求,我們恐怕要提出更高的預測點,才會吸引讀者矚目了」。
事實上,有關金融投資市場的價格預測行為,自有市場以來,就從來沒有人停止過。畢竟,不論是分析師或是媒體,難免要透過嘩眾取寵,來贏得投資大眾的青睞於萬一。
只不過,投資人如果跟著所謂的分析師、專家或媒體「預測」進出,很可能在還未真實獲利之前,卻賠了大錢或遭受套牢。這恐怕是廣大民眾在批評媒體刻意誤導之前,更需要仔細深思的投資課題。
相信五、六年級以上的都有這樣的印象,從小到大,社會上充斥了各式各樣的標語及口號。但是,從「反攻大陸」的政治願望、「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行車規範,到「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生活原則…,莫不顯示出在這些口號背後「越是難以達成,才越需要口號來激勵人心」的事實。
根據長期以來許多專家、分析師等的經驗顯示,通常喊得越離譜的價格,越是不可能出現。請注意,這並不表示行情永遠如此,只代表一定期間之內。但至少就中、短期的波段而言,行情通常在這些行家所謂的「預測價格」之前,就先行回檔。
像是近來國際商品價格不斷竄上歷史新高,各個分析師也不忘湊上一腳,提出他們對這些商品價格的「預期」。就以近來閃閃發光的黃金為例吧,已經有知名分析師喊到了每盎斯1000美元,令人膛目瞋舌的價格。
分析師如此愛「提出驚人之語」的原因有幾個,首先,它可以讓投資人望文生義,容易印象深刻;其次,由於深刻的記憶,便於投資人採取共同的行動。再者,在訊息多如過江之鯽時,越是敢喊價的人,越容易受到媒體與投資大眾的青睞。
反正,事後就算價格達不到預期水準,也不會有人特別去追究其中的原因,到底是出在「市場上的預測永遠趕不上變化」?還是只是「分析師想要讓投資人入甕的招式」?
記得十多年前,當日本經濟一片看好,同時美國為了解救她難看的貿易逆差,強力要求日本央行採行強勢日圓政策之際,就有不少分析師看好日圓的多頭。從一美元兌90、80日圓,甚至有人喊到50日圓的驚人價位。但是,日圓最高(盤中價格)也只出現88元的價位,之後就因為日本經濟如江河日下,至今都沒有突破上一波的新高點。
如果認為匯價比較容易受到各國央行的干涉,而無法真實反映該有的價值,那麼可以反過來看看日經股價指數。從1990年歷史最高的38950點下跌之後,最低點曾經在2003年4月時,到達7306點。
但是在這段下跌的過程中,也曾經在1992年與1998年間,上漲到波段新高(分別是22750與20046點),只是都未能突破前一波的高點。在反彈的當時,記得有許多分析師也是一片看好之聲。市場普遍認為日股的惡夢將要遠揚,黎明終將來臨。不過言猶在耳,事實證明日經股市一直到2003年,下跌到歷史新低之後,才開始反轉向上。
金融投資市場就是如此,當情勢一片大好之際,總是有不少專家及分析師們,踴躍提出「最新看法及預測」。但如果投資人照表操課,恐怕是輸多賺少,平白讓中間的經紀商賺了不少的手續費。
意思不是說這些知名分析師所喊的數字是無的放矢,不管是看好的,具有投資潛力的經濟體,還是金融市場裡的交易標的,它之所以被人「特別矚目」,當然是「事出有因」。
只不過,投資人應該關心的,不是那些高高低低的數字,而是他所持理由的邏輯推理及分析到底有多強?像是:影響後市基本面優勢力道有多強?何時才可能真正發酵?多頭趨勢到底能維持多久?以及當什麼樣的變數出現之後,應該立即修正原先的預測?
當真正專家只能給你趨勢,而無法給你確切的價格時,投資人更應該培養出獨立、清楚的思考、分析模式,這樣恐怕才能夠在變化快速的市場中,降低自己成為輸家,或是成為這些「專家」刀下魚肉的比率。
柯建維的投資哲學
31歲賺到五億(少年得志大不幸)。
進入股票市場 :
修投資學。
教會計的老師對他說會計是去找過去的錯誤,才能簽發無保留意見,但是投資是去找未來的機會,你的個性適合找未來的機會。
很幸運一進市場就碰到好的行情(運氣成分大)。我一進去股市萬點崩盤到現在4千多 一一!!
80-82萬點崩盤,卻可以從0到8、9百萬,那時一年只做2到3趟,等到市場冷到極點才買,等到差不多夠熱的時候就賣,不要買在最高點,留一點給別人賺福報會多一些。
慘痛經驗 : (不到四個月虧光)
1.投資東南亞、泰國失敗。
2.投資澎湖海洋大樓失敗(以為會開放賭場) 。
3.負債都是幫朋友擔保。
4.被別人陷害。
5.借別人錢。
6.與人投資時都說賠掉算我的。
7.被人綁到山上打。
不錯的建議 :
任何事業一定要本人、本錢、本行、本事。
人格、信用最重要。
他有練氣功。
在挫折時有人願意伸出手那是一輩子的貴人,想到都會有繼續奮鬥的勇氣,但是欺騙、誣陷給你挫折、屈辱的人,會讓你的人生更豐富砥礪焠煉你的人生,讓人生的厚度深度更為增加。
挫折是上帝給年輕人最好的禮物。
一定要真正進入市場,所有的紙上作業都是垃圾,真正拿錢到市場,因為心理壓力不見得能執行行損,因此股市EQ會影響到決策。
選擇對的時機,選擇對的戰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老師、找教練、找顧問,因為時間太少了,到處打聽誰厲害,站在他的肩膀上,較能快速成長。
擅用各種顧問,他找以前政大的朋友,在各金融機構中提供他訊息,請了20幾個顧問。
上課程。
花錢請書童,請他塞選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才有辦法在最短時間內,學最多事情
策略思考很重要,不能把自己忙到沒有時間思考,因為最重要的賺錢方法,不是各種分析,而是觀念,一個正確的觀念,可以賺好多好多錢。
舉例 : 放空原油期貨的觀念,目前全球的經濟不景氣的局勢,不可能可以忍受那麼高的油價太長的時間,油價遲早會下來,因此在36美元放空原油,36元是由各國的原油存量、供給量、以及需求,由供需所算出的價錢。
策略比分析重要,執行比法則重要。
培養自己整體思考的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訓練自己敏銳程度,舉例 : 站在大戶、大股東、控盤者的角度思考,不要做多是看到做多的事情,自己可以拿一張大紙,把每個角色想做的事寫出來,利用大戶要這股票漲還是跌,如何讓它漲或跌,再回來身為我要如何跟他們玩賽局從這一個賽局當中賺到錢,賽局理論很重要,尤其期貨是零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賠,因此很重要。
最引人入勝的波段行情 作者:zone3
世間的財富累積方式不外乎時間和價差兩種因素。
時間茲生利息和薪資,價差來自於低買高賣的市場行為。
富人掌控了時間的優勢,---利用微薄的薪資換取員工的勞力付出,利用雄厚的資金賺取滾滾而來的複利。
富人也佔有價差的優勢,---能夠從劣勢團體或國家搜括廉價的資源,然後,再利
用高度科技增加商品的附加價值,回過頭來,賺取低買高賣的豐潤價差。
同樣的道理應用在投機市場,優良的操作績效也是來自於時間和價差的優勢。
時間的優勢來自於,正確掌握價格的高低循環變化,在市場的低潮大量買進,在市場的高潮大量賣出,這樣也就能夠同時掌握了價差的優勢,賺取波段行情的豐富價差,----很多交易人夢寐以求的就是遇到一波大行情﹔能夠順利的低買高賣,或是高賣低買。
但是,價格的高低循環應該如何去掌握?有些人說漲者恆漲,跌者恆跌。可是至今為止,筆者看過很多市場的大風大浪,卻從未見過有所謂永遠的多頭市場或永遠的空頭市場。------市場的價格起伏就像宇宙間所有現象一樣,週而復始,循環不已。
通常我們都是處在支撐和壓力的夾縫中,猜測行情將先往上穿越壓力,或是將先往下穿越支撐,如果我們的猜測是,往上穿越的機率比較大,就是做了漲勢的研判結論,反之,如果是猜測往下穿越的機率比較大,就是做了跌勢的研判結論。
在這種往上穿越或是往下穿越的猜測過程中,我們所根據的理由,竟然只是高低價位排列的順序。也就是說,
如果高價出現的順序優先於低價,則合理的猜測就是低價會繼續產生,也因此往下穿越的機率比較高,可以做出跌勢的研判。
如果低價出現的順序優先於高價,則合理的猜測就是高價會繼續產生,也因此往上穿越的機率比較高,可以做出漲勢的研判。
問題是,根據高低價位的排列順序,再反過來研判未來高低價位可能的排列順序,這種邏輯有一點自我完成的味道。除非您設定整個猜測的過程是侷限於某個時段之內。這樣做就可以大大地提升猜測的準確度。
由此可見,單單掌握市場的漲跌脈動還是不夠的。漲跌脈動只是市場的局部性價差變化,---縱貫整個市場的,還有週期性的時間脈動,這是交易人不可不知的道理。
股票投資者的殺手~永不知足的貪婪(上)
人類對物質欲望的合理追求是推動社會進化的一大動力來源,但若毫無節制,走入唯物思想,將陷入道德沉倫與人性的罪惡淵藪。
從股票投資市場的榮枯循環更可以看到人類貪婪欲望,縱使在非實體資產,仍可從投資人在投資行為決策中一覽人性無盡的貪婪。透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有時更能突破空間限制,讓投資人在不同時點所產生的『恐懼』、『心理矛盾』、『急燥』、『妒忌』、『貪心』等等心理反應被充份的顯現出來。
以下我們就舉一些發生在一般投資人身上的投資行為,來說明貪婪的投資心態。
許多人看到周遭的朋友投資股票開始賺錢後,便四處打聽『明牌』,不分清紅皂白
的大膽買進股票,以為別人的好運可以輕易在自己身上複製。
大家都知道投資公益彩券的中獎機率非常非常低,而且投入的本金遠高於按科學機率算出的預期報酬期望值,也就是說,買公益彩券若純用數學機率計算,其實是一種註定輸的遊戲。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買公益彩券,你可以說他們都是站在公益的立場,如果你這樣認為,那我也沒話可說。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為看到有人中了大獎後,一夕成為億萬富翁的報導後,才決定試試自己的手氣。人們總是認為,自己說不定會跟中獎的人一樣幸運,因此他們走過彩券投注站時,當腦海中浮現中獎的希望時,便會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買它一兩百元。要是投注站過去真有人中大獎,投注站老闆一定會用很大很大的紅紙張貼在自己的店門前,提醒每天經過店門口的路人,『只要你買這裡的彩券,你也會跟中獎人一樣幸運!』。本來不想買的人往往禁不起誘惑,便下注買進投注站的彩券。
無論你買那一家投注站的彩券,其實長期而言,絕大部份投注站的彩券中獎機會完全一樣。但中過大獎的投注站,只要老闆大肆宣傳顧客得獎記錄,很多人就會湧進投注站買彩券,投注站生意自然節節高升。
股票投資者的殺手~永不知足的貪婪(中)
前陣子,負責彩券銷售的台北銀行推出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彩券廣告。廣告主角主要描述一個看似窮酸的窮爸爸帶著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搭著平快列車,鑽過一站又一站的隧道,當小男孩從火車裡面望到路上奔馳的漂亮車子與瞬間閃過的別墅時,他發出羨慕的童言,這時,正做著中獎大夢的窮爸爸,直覺的回答:『我買給你!』。聽他講話,好像他真的已經中獎了。
這個廣告傳達一個簡單的意涵,即只要你買進彩券,你就可以達到很多你原先做不到的目標與願望,它透過激發人性中潛存的僥倖心理與貪婪心態,來刺激彩券潛在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其實,我們都心知肚明,買彩券的人絕大部份無法中大獎,但每天仍會有很多人用辛苦賺來的錢去買一個致富大夢。
在投資市場裡,一般投資人往往也跟買彩券的人一樣,當他們聽到周遭的人因投資某種金融商品而獲利時,便會引起自己很大的興趣。他會開始打聽別人是如何獲利的,然後,他便想跟進如法泡製,以為自己也會一樣幸運,至於投資時間已改變,或投資標的所處外在環境是否不同,恐怕都不是他考慮的重點,因為『貪念』已悄悄爬上他的心門,投資陷井已不知不覺靠近中。
所以你很容易看到,當股票市場在媒體吹捧下,出現所謂『主流股』時,很大比例的市場成交量便往特定股票集中,當市場出現這種情形時,通常也代表所謂『主流股』的股價已進入相對高檔區,越晚買進的投資人,賠錢的機會也就越高!在聖經中提到『垂涎鄰人的財富』,正是聖經十誡之一,股票市場賠大錢的人不正是如此嗎?
其實,有節制與理性的『貪心』有時可以成為正面的動力來源,而癥結點在於我們是否誠實面對自己的『貪婪』,並加以理性的控制管理。如果我們願意為自己的貪婪設定一個合理的限度,並願意相對耐心地付出一些等待的時間,而不是一心在未經耕耘努力下想要短期致富,盡做一些『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的黃粱大夢,我們就有機會成為真正的投資理財贏家。
股票投資者的殺手~永不知足的貪婪(下)
許多人在股票上漲過程中,賣了又買,買了又賣,手中投資金額卻始終沒減少,不賺到自己『滿足』的財富,絕不暫時離開市場,好像錯失這次盛會,上漲行情就不會再來般,『急燥』地想要掌握任何短期波動行情。絕大部份投資人總想把自己手中的股票賣到最高點。而他們通常也不知道自己的股票漲到什麼價位才是高點,一張圖一支尺,看了又看,劃了又劃,所有已出現的價位都可以用圖形及所謂『技術分析』加以合理化解釋。
因此,當新價位出現後,往往會一廂情願預期股價可能還有更高點,市場分析師也總會在股票上漲過程中,發表專業分析告訴你,股價指數還有幾成的上漲空間。而當股價真達到預期目標後,一定還會有更高的預期出現,因為『滿足』的價位很少會出現在投資人的腦海裡。漲的時候,一定有人看更高,直到市場的貪婪力量用盡、不知貪婪本性應有所節制的投資人成為投機市場『最後一隻老鼠』為止,股價早已不知不覺下跌一大段了。
股票市場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樹木不會一直漲到天。』,任何股票再怎麼強勢,在最後階段都會產生超漲行情,但它絕不會永遠超漲,當市場投機能量用盡時,不管個別股票基本面再怎麼潛力雄厚,股價終將出現大幅度修正下跌。
一般人在股票上漲趨勢形成後,會很自然認為股票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因為周遭環境鮮少人會提出看空股票行情看法,大部份投資人及分析師都寧可從眾,因為站在多數的一方,讓正常人覺得有安全感;勇於提出真知灼見、苦口箴言者,在市場中則要面臨眾人的質疑。
恐懼的心理使投資人無法冷靜客觀的思考所面對的問題,因而失去最佳的投資機會;貪婪則是引誘我們一步一步走入不知不覺的險境。如何克服『恐懼』與『貪婪』,是所有股票投資者在問我現在該買股票或賣股票之前,自己不可逃避的問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