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06 16:10

中評網評論----里斯本條約通過 一體化生死之戰

中評網6日社評:10月2日愛爾蘭公投的背景是歐洲一體化近年連遭挫折。2005年法國、荷蘭公投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後,2007年12月歐洲領導人達成《里斯本條約》取而代之。但不幸的是,2008年6月愛爾蘭公投又否決了《里斯本條約》,一體化陷入嚴重危機。此次愛爾蘭就《里斯本條約》舉行第二次公投,可以說是一體化進程的生死之戰,因為愛爾蘭政府已經表示如果此次再通不過,不會舉行第三次公投。
10月3日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里斯本條約》不僅獲得通過,而且支持率高達67.1%,反對率僅有32.9%,這與去年53.4%的反對率形成鮮明對比。在短短16個月之內,愛爾蘭民眾對《里斯本條約》的態度為何會有如此大轉變呢?首先,《里斯本條約》照顧了愛爾蘭人的關切。去年愛爾蘭民眾投否決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憂在稅收、軍事中立、勞工權利、墮胎等方面喪失自主權。有鑒於此,今年6月歐盟各國一致同意愛爾蘭未來在這些方面不受《里斯本條約》約束,這不僅為愛爾蘭舉行第二次公投鋪平了道路,也打消了選民的顧慮。其次,經濟危機也促使選民轉變立場。兩次公投之間,愛爾蘭恰好經歷了金融危機。幸虧得到歐洲中央銀行的支持,愛爾蘭金融體系才免遭崩潰,這也讓愛爾蘭人感受到了歐洲一體化的好處。目前,愛爾蘭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財政嚴重惡化,失業率高達12%,預計今年經濟將縮水9%,迫切需要歐盟的幫助,此時顯然不能與歐洲夥伴為敵。此外,政府的宣傳組織活動也比上次到位。此次公投投票率達到58%,明顯高於去年的42%。
此次公投受到歐洲各界的強烈關注,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洲領導人都對公投結果大加讚揚。《里斯本條約》對於歐盟的意義不僅在於可以提振信心,讓歐洲領導人擺脫條約的糾纏集中精力處理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歐盟可以落實迫切需要的機制改革。歐盟經過2004年和2007年的擴大後,現在已經擁有27個國家,而運作機制沒有隨之改變,這令歐盟決策效率低、行動能力差,改革勢在必行。
《里斯本條約》通過後,歐盟的運作機制將有明顯改善。比如,歐盟將把司法與內部事務在內的50多個領域的決策,從“一票否決”轉入“雙重多數表決機制”(歐盟國家數的55%和歐盟人口的65%),這有利於改變歐盟在這些領域議而不決的局面。在外交方面,歐盟將設立“准外交部長”,合併當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和歐盟委員會對外關係委員的職能,“准外交部長”還將主持歐盟外交部長理事會,這有利於歐盟統籌管理外交事務。
近年《歐盟憲法條約》、《里斯本條約》一波三折,令人們擔憂一體化未來前景。但一體化遭遇的挫折也讓歐洲各界對歐盟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討論。歐洲政治精英普遍認為,只有繼續推動一體化,集中各國分散的資源和力量,才能應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挑戰。去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盟各國聯手行動獲得好評,也顯示了一體化給歐洲帶來的好處,民眾對一體化的認可也有所增加。總的來看,儘管存在各種困難,但繼續推動一體化是歐盟的未來發展方向。此次愛爾蘭公投通過後,歐洲各界反響積極,這也顯示出歐洲人欲“團結向前”的強烈意願。
2005年和2008年的“公投危機”也給歐洲人深刻的教訓。愛爾蘭人口僅占歐盟的1%,但卻可以阻礙整個歐盟前進。未來在推動一體化的具體方法上,鑒於歐盟成員國太多,要所有國家在一體化上“同步前進”難度很大,歐盟選擇部分成員國在某一領域“先行一步”的可能性增加。目前,歐盟已經有了多個部分成員國參與的“先鋒集團”,如歐元區、申根協議區等等。這次對於《里斯本條約》,英國未參與社會與勞工權利部分,愛爾蘭在稅收等多個領域也不受約束。“多速歐洲”很可能會成為歐盟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央網路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