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9-30 06:11

聚隆 吃下耐隆斗六廠

32512
聚隆 吃下耐隆斗六廠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09.09.30 03:08 am
尼龍抽紗廠聚隆纖維(1466)將以1.73億元買下耐隆實業斗六廠,用來擴充產能,提高市占率。近年來大陸尼龍抽紗新增產能一波接一波,台灣廠面臨極大壓力,聚隆併購耐隆實業,象徵國內尼龍抽紗業將面臨新一波整併風,力抗大陸擴產。
國內專業尼龍抽紗廠有福大(4402)、聚隆、裕隆纖維及耐隆實業及羽台等。
耐隆實業成立十多年,生產尼龍絲等產品,月產能約600公噸、48紡位,資本額為2.35億元。
據了解,因應尼龍抽紗業不景氣,耐隆實業去年7月因財務壓力缺口已停產,聚隆是透過耐隆實業的債權銀行手中買下耐隆實業斗六廠。
雖然聚隆及耐隆實業都是尼龍抽紗廠,但產品結構不同。市場人士指出,台灣下游尼龍抽紗廠沒有上游原料奧援,要與大陸抽紗廠一搏高下,只能讓產品更多元化,聚隆整併耐隆實業,正好發揮產品互補效益。
過去幾年由於聚酯產品供給過剩,大陸發展尼龍上游又面臨技術瓶頸,因此,不少廠家將重心聚焦於尼龍抽紗領域,近幾年新增產能幾乎翻兩番,上游原料尼龍粒需求殷切,讓台灣上游尼龍切片廠力鵬(1447)、集盛(1455)獲利直線竄升,相對地,沒有上游尼龍聚合的台灣抽紗廠,面臨成本壓力及大陸產能爆增,已面臨生存保衛戰。
今年因苯價上揚帶動,己內醯胺(CPL)及尼龍粒紛紛站上今年新高,讓下游大喊吃不消,但因近期上游原料明顯拉回整理,尼龍盤價也面臨拉回考驗。
因轉嫁無力,加上夏季用電成本高漲,下游尼龍抽紗廠苦不堪言,福大近期已祭出歲修手段,停產一個月;福大不排除第四季轉為代工,賺取工繳(代工)費用,不再背負備料資金壓力,尼龍產業上肥下瘦趨勢更加明顯。
下游抽紗業表示,近幾年大陸尼龍抽紗產能爆增,單是福建地區一帶,紡位數就多了好幾倍。
此外,因尼龍價格直線飆漲,與聚酯產品價差已高達一倍,市場取代效應更加明顯,大幅壓縮尼龍市場空間。
業者進一步指出,兩岸仍未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尼龍絲已拚不過大陸,一旦簽ECFA,大陸尼龍絲挾零關稅條件,直接進入台灣市場,台灣下游尼龍抽紗業幾乎已無生存空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