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14 07:16
美國金融市場開始出現「藍色浪潮」效應
美國金融市場勢頭最近明顯轉變,顯示投資人預期在11月3日登場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可能同時席捲白宮與國會兩院,並為這種「藍色浪潮」(blue wave)現象預做準備。
幾周之前,許多投資人最擔憂兩件事。其一是美國總統川普如果敗選,可能會不認輸,試圖抓緊政權;其二是民主黨若順利勝選,可能會緊縮法規、加稅及增加衛生支出,這對美股不利。但自從9月29日川普與拜登的第一次電視辯論之後,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明顯領先川普,市場氛圍已經生變。
10月以來,美國投資人已從成長股轉向價值股,表現原本落後的小型股也開始超越大型股,標普500指數也比9月底的低點回升9%。美國公債價格小幅下跌,因為投資人預期拜登勝選後可能推出大規模的擴張支出計畫。
分析師表示,這些變化顯示投資人認為川普政府即將走到盡頭,而且民主黨主政也可能對股市有利。
目前拜登領先川普的勝差達到今年選戰開跑以來之最。如果當真出現「藍色浪潮」現象,使新政府更容易提高企業稅率,取消川普政府所放鬆的法規,並支持再生能源。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美國區投資長馬西利表示,幾個月前市場的主調是「藍色浪潮」現象將對股市不利,因為企業稅率將提高,且法規將更嚴,但過去幾周來,這種氛圍已經翻轉。無論是民論還是市場預期,都顯示拜登將會大勝,且民主黨將掌控國會兩院,使選舉帶來的不確定性下降。投資人原先可能擔憂「藍色浪潮」現象,但如果選舉延期或差距極小,對股市更加不利。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專家雷波維茲表示,如果明天投票,非常可能出現「藍色浪潮」現象。今年來「民主黨概念股」的表現比「共和黨概念股」超出38%,以太陽能電力業及電動車為主力,特斯拉今年更大漲約400%。
專家指出,如果拜登勝選,消費必需品及原料類股受益最大,電力業將因為拜登主張能源電氣化而得利,而美中關係可能改善也對美國原料出口有利。醫療股將因為藥價遭到壓縮而不利,能源股可能受到的綠能的挑戰;更嚴格的反托辣斯措施將傷害科技業,包括臉書與Google。
分析師也指出,民主黨政府將採取「由下而上」的擴張支出措施,偏愛中小企業,也將使中小型股的後市展望優於大型股。
銀行股展望則相當詭譎,且可能不利,因為法規將趨緊,但過去幾周銀行股卻因為拜登選情看好而上揚,這顯示投資人認為拜登主政後景氣面的利多,將壓倒法規面的利空。
高盛提出的報告指出,假定其他情況相同,「藍色浪潮」現象可能會使高盛上修美國的經濟成長預估,主因是通膨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