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07 08:59

20年撐胖7.4倍 壽險業積「重」難返

民國70年代,銀行1年期存款利率高達8、9%,壽險保單預定利率若設算成6、7%,即有「利差益」,業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賺3% (9%-6%)。80年代起,利率開始走低。2000年網路泡沫化及2001年911事件後,全球利率快速下滑。2001年,台灣中央銀行一年內降息10次,2002年再降息兩次,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至此只剩「1字頭」。
1997到2001年,日本陸續有七家壽險公司不敵「保單利差損」宣告破產。有了日本市場前車之鑑,當時財政部保險司當機立斷,要壽險業自2003年起將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自4%一次「急降」至2.5%,降幅歷年最大。

「2002年,可說是個分界點」,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說,此後台灣壽險市場高預定利率保單成為歷史。

彭金隆說,壽險業想填補保單利差損,須拿出真實收益,最快方式就是靠投資收益來補漏洞。而拿100萬賺3%,遠不如用1億資金賺3%來得有效,壽險業因而走上「擴大資產規模、賺取投資收益以填平利差損」這條不歸路。

壽險業真的就開始「吸金」,各公司拚了命衝刺「新契約 (FYP)」保險業務。低利率又逼出定存族,在2000年興起的「銀行保險」業務推波助瀾下,加大存款資金朝保險市場搬移力道,此刻在台灣,買保險真的變成全民運動。

彭金隆說,當壽險公司吸收大量且更低利率的新契約保單時,保單總體負債成本會降低;假設既有保單負債成本6%、新契約保單負債成本2%,攤平後負債成本可能降為4%,此時投資報酬率只要拉高到4%以上,即有機會弭平利差損。

壽險業的確用這種方法,宣稱弭平利差損。壽險公會說,去、2019年壽險業保單平均負債成本為3.63%,投資收益率則有3.99%(經四捨五入),因此有利差益0.35個百分點。但靠擴大資產賺投資收益來攤平利差損有其「盲點」;就是若市場利率繼續「往下」,便會讓壽險公司好不容易攤平的負債成本,又再度被套牢,之前所有努力如夢一場,又得重新來過。

還有,壽險公司須靠「經常性投資收益率 (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打敗利差損,但賣股賣債是資本利得,不計入經常性收益。今年第2季市況大好,壽險業大賣股債,獲利又創新高;此舉讓短期帳面數字異常亮麗,卻可能是殺雞取卵。因為利率若不反彈,「新錢」報酬率只會更爛,誰能保證長期經常收益率會有3.99%?

保單利差損之所以成為夢魘,主因4到8%的高利率保單至今「還沒到期」。因為當年壽險業賣的幾乎都是終身險,保單負債存續期間長達30、甚至40年,保戶沒事不會主動來解掉利率這麼高的保單,這也代表解決利差損,至少是還須耗時10年以上的長期抗戰。

壽險業吸金還一度走火入魔。金融海嘯後,市場變相為「吸短錢」;有壽險公司拉高利變年金險宣告利率,包裝成二到三年的「定存」賣。年金險對壽險公司來說幾無利潤,部分業者似乎只求吸飽吸金,再去市場賭一把。但把保單當「存款」賣,壽險公司會長得更像銀行,免不了會有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若利率突然反彈,這些短錢保單一哄而散,壽險業要不就「借新還舊」,用更高利率吸金應付保戶解約,不然就賤價拋售資產換現金,恐怕只會更傷。

金管會後來管制利變年金的解約費用須連收6年,不讓保險長得像存款,但業者還是吃進過多保費。壽險業自2012年起,連續八年每年新契約保費突破1兆。2016年起,連續四年總保費突破3兆元。

若以年對年來看,壽險業總資產已自2002年3兆4984億,擴大到去年底的29兆3920億,17年來淨增近26兆、成長7.4倍、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13%。除了利差損,海外投資衍生的匯損等其他風險也浮出檯面,局面越來越難收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