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sabel 於 09-09-17 18:30 編輯
電影:戰地琴人 ( The Pianist ) ,插曲:Chopin Ballade No. 1
.
.
"鋼琴師"並不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不過上面這段視頻確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片段.在戰亂的波蘭,猶太人飽經德國人的欺辱,即便是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最好的鋼琴師也不例外.失去了所有的家人,流離失所,到處東躲西藏.不時地,耳邊總能傳來悠悠的琴音,提醒這個已經失去一切甚至尊嚴的鋼琴師,提醒他自己還是一個音樂人.諷刺的是,為了不讓人發現自己的藏身之地,即使房間裡擺著一架舊鋼琴,他也只能對這琴鍵彈空氣,淒婉的旋律僅能在他心中應聲.最終,他被敵人發現了,衣冠楚楚的德軍官問他的職業.他戰戰兢兢的回答:"我是.....我曾經是一位鋼琴師",德軍官讓他彈奏點什麼.親身的經歷告訴鋼琴師,這可能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演奏了,諷刺的是竟然是給殘害自己同胞和家人的德國人演奏,一切即將結束,不需要在掩飾什麼了,只有宣洩,演奏什麼呢? 沒有比肖邦敘事曲更合適的曲子了.
在片中,鋼琴師演奏的是肖邦第一敘事曲,是肖邦受了波蘭革命詩人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的啟發而創作的,事實上片中演奏的並不是全部的曲子,而是一個精簡版本,把大約可以演奏10分鐘的敘事曲縮短到3分鐘左右,我對鋼琴沒有一點的研究,純個人感覺,這個縮短的版本更為出彩,更能夠立竿見影的渲染出當時的氣氛.當時應該是在初冬,天寒地凍,鋼琴的周圍是凌亂的樓房殘骸,遠處不時地傳來槍聲,一縷冷冷月光斜灑在鋼琴前,場景設計的非常到位.
.Zimerman plays Chopin Ballade No. 1 (蕭邦第一敘事曲完整版本)
.
蕭邦第一敘事曲介紹
.
蕭邦的敘事曲,是受了波蘭革命詩人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的啟發而創作的。關於他的四首敘事曲中的第一首——《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許多蕭邦的研究者都認為是在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影響下寫作的。
《康拉德·華倫洛德》是一篇愛國主義的史詩,敘述十四世紀時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團的鬥爭。立陶宛人倭爾特·馮·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團的撫養下長大。在戰爭中同時被俘的立陶宛民間歌手哈爾班,暗中以愛國思想感化倭爾特。倭爾特在他的潛移默化下,醞釀著復仇的大志。後來他被立陶宛人俘虜過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兒阿爾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許國,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幸福甚至生命和榮譽,來挽救祖國的命運。他們二人悄悄離開立陶宛,來到聶門河的對岸。阿爾多娜自願以修女的身份,關在尖塔上的小屋裡,直到死去。倭爾特改姓換名為康拉德·華倫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團,在對摩爾人和土耳其人的戰爭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團的信任,被任命為武士團大總管。掌握了大權以後。他在處心積慮的密謀策劃下,干了許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團虛耗國帑,失去有利的作戰機會,弄得民窮財盡,一敗塗地。後來事情終於洩露,在倭爾特以叛逆罪被處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爾多娜作了悲慘的訣別。
《g 小調敘事曲》的開頭是緩慢的引子,兩手齊奏一個莊嚴的曲調,這是講故事者的開場白,它把我們引進了悲壯的史詩氣氛中去。第一主題是一個典型的敘事性主題。一開頭就聽到一個餘音裊裊的音調,好像說唱的老藝人哈爾班在撥動他的四絃琴。沉著而憂傷的旋律,時時發出歎息的聲音,好像是在講述一個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難的歷史,以愛國思想來哺育在敵人營壘裡長大的倭爾特。下面的連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題之間的橋樑。連接部不斷地發展著一個短促的音調。這個音調的痙攣式的節奏,表現出焦急不安的情緒,並且熱情漸漸高漲,變得心潮澎湃.壯懷激烈。第二主題表現了另外一種境界:溫和、明朗、充滿抒情氣息,像一首優美的歌曲。它好像是立陶宛少年倭爾特天真純潔的心靈的寫照。結束部是第二主題的補充。進一步抒發了婉轉親切、富於詩意的柔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