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8-08 10:54

聚陽流行、運動雙引擎 動能強勁

聚陽(1477)「三十而立」,董事長周理平期許,接下來最重要目標就是要順利完成傳承計畫。另外,聚陽不斷跟著成衣業的潮流轉變,積極布局結合運動與休閒的Athleisure、醫療防護衣、智慧衣等新領域,全力迎接下一個光輝十年。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今年聚陽成立30年,三十而立,對接下來的十年有何期許與目標?


答:聚陽30歲,接下來最重要目標就是要完成傳承計畫。聚陽接班梯隊目前已陸續接掌公司重要部門,未來希望透過傳承計畫,讓第一代陸續退居幕後,做為顧問角色,適時給予支持與協助,新一代必須持續提升能力,獨當一面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另外,聚陽也要深化策略布局與營運效能,滿足客戶各層面需求,以升級企業競爭優勢。在創新研發方面,聚陽從技術、設計、材質開發,到智慧衣、防疫服飾等各層面,全面提升創新研發的價值含量。

在快速反應方面,透過3D和VR(虛擬實境)等數位化科技的導入,以及自動化設備的開發,加快成衣研發設計到生產流程的速度,並搭配在地化的供應鏈發展,創造能快速反應的Speed to Market模式。

問:新冠疫情橫掃全球,大環境挑戰不小,聚陽如何突圍?

答:從市場面的需求變化來看,隨著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多數歐美國家5月起已陸續解封,服飾零售店也重啟,帶動訂單買氣緩步回籠。

對聚陽而言,除期待大環境能快點復甦,公司本身也持續商品結構優化。下半年將挑選毛利率及單價(ASP)較高的訂單,以獲利為重。

聚陽趁著這波疫情切入防護衣市場,一開始是響應政府號召。加入國家隊,投入機器人力在嘉義快速建立防護衣專精產線,全力支援政府防疫需求,3月起陸續交貨給衛福部,適時補上「流行盤」客戶的訂單缺口。

聚陽也投入布口罩等防疫用品,未來希望把這些醫療相關變成長期生意,聚陽位在嘉義的研發中心打算申請GMP及ISO國際醫療等資格認證,設置醫療專屬的生產線,除提供台灣穩定防疫物資,也要將MIT產品行銷全球。

問:前幾年席捲全球的「快時尚」風潮,近來似乎出現不少雜音,相關品牌的成長趨緩,聚陽有何因應之道?

答:成衣產業變化快速,聚陽不斷跟著轉型。像是現在運動風潮普及,日常與運動模式切換自如,不只耐吉等運動品牌推出運動機能衣,UNIQLO、GAP等流行品牌也都積極推出休閒運動系列,「Athleisure」是這幾年成衣業的顯學,結合Athletic(運動)與Leisure(休閒) 兩個英文字母,象徵服飾市場的跨界趨勢。

聚陽持續從「流行盤」切入「運動盤」市場,去年「運動盤」占公司營收比重已達27%,去年底再拿下美國某大型零售商的新運動服系列訂單,可望進一步推升運動盤營收比重增加,估計到2021年時,運動盤營收占比將挑戰三成大關,為公司營運注入新動能。

聚陽也持續投入智慧衣開發,從2015年起,每年投入3000萬至4000萬元在智慧服飾的研發,2017年更成立「創新研發中心」,正式跨足智慧衣市場,透過電子產品感測心跳肌肉及定位發報與動作偵測,進而達到健身、醫療防護的目的。智慧衣是聚陽未來的重要機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