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86/68683.jpg)
-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31 10:55
美國經濟復甦落後歐洲 差別就在防疫措施
根據最新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全球兩大經濟體從疫情復甦的速度不同調,美國7月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歐洲同期經濟則反彈回升。
美國服務業產值連續六個月萎縮,因新一波確診病例增加,迫使數州採取新的管制措施,連帶影響服務業者。倒是拜新訂單逐漸增加所賜,製造業產值自2月以來首次擴張。總體而言,美國7月景氣不增不減。
美歐經濟復甦不同調,顯示歐洲國家在春季嚴格實施的封鎖措施展現成效,實施配戴口罩的政策、保持社會距離,以及禁止大型集會等政策也功不可沒。如今,多數歐洲國家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僅數百人,低於疫情最嚴峻時期的成千上萬人。相形下,美國確診病例激增,成為經濟復甦的阻力。
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升至50,高於6月的47.9,顯示在一連五個月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萎縮後趨於穩定。指數高於50代表經濟活動較上月增加,低於此門檻則意味衰減。
然而,這個數值不如經濟學家預期,代表美國努力提振經濟卻遇到瓶頸,因許多州持續受到疫情升溫的阻礙。
包含加州和德州在內的數州,在疫情捲土重來的情況下,已暫緩經濟重啟計畫,迫使許多餐廳和店家重新營業沒多久,又得再次停業。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表示,「雖然美國7月商業活動趨穩是件好消息,但缺乏成長仍令人失望」,「許多公司,尤其是跟客戶打交道的服務業,認為銷售下滑和重新實施的封鎖措施有所關聯」。
歐洲7月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升至54.8,高於6月的48.5,顯示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以逾兩年來最快速度增加,並扭轉一連四個月萎縮的頹勢。
歐洲經濟活動反彈的力道,可能會奠定下半年經濟復甦的基礎,可望推升全球經濟一連擴張三個月,直到9月。全球經濟已在今年第2季大幅萎縮,因封鎖措施抑制了全球的商業活動。
然而,新一波疫情在部分地區爆發,且愈來愈多地區性的管制措施再度實施,讓經濟活動會多快回升至疫情前的水準,增添不確定性。
可口可樂執行長昆西表示,「我們(在歐洲)發現,隨店家開始營業,商業活動轉而暢旺」,「我們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且我們喜歡體驗。民眾會想要外出。有些習性會變,但我們還是會外出並體驗這個世界」。
人力派遣公司任仕達(Randstad)21日公布,第2季營收驟降25%,但歐洲的營業據點在近幾周已有改善的趨勢,和美國的情況形成對比。
目前,歐洲尚未再度經歷和美國同樣嚴重的疫情,景氣才得以快速反彈。以法國為例,在實施最嚴格的限制活動措施、並在封鎖期間經歷PMI驟降(尤其是服務業)後,法國7月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躍上57.6,比6月的51.7大幅彈升,同時也成為30個月來的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