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31 10:54

不再追求統一和效率?日本小7重新思考「便利」商店

日本最大連鎖便利商店7-Eleven,已開始重新檢討,一家典型的門市該是什麼樣子。


不同於以往「全國一致規格」的經營模式,該公司將給予每家門市更多自主權去重新設計自己,以招攬當地顧客。這對半世紀來都認為統一模式就等於管理效率的日本便利商店來說,是一個巨大轉捩點。

在東京都板橋區的一家7-Eleven,這家店的冷凍櫃數量最近突然從一個變成兩個。該店店長表示:「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最近來店裡閒逛的人變少了,但來大量購買保久食品的人卻變多了。」

民眾擔心上餐館或去超市排隊購物會被感染,轉向在家附近的便利商店採買生鮮和日用品。雖然主力商品的御飯糰和三明治銷售減少,但酒類、冷凍食品和甜食的銷售卻成長。位於板橋區的一家7-Eleven已將店裡檸檬沙瓦的庫存增加了一倍,冷凍烏龍麵的庫存則增加了三倍。

店主也非完全自由

雖然這些店的業主已有權限可以改變店內陳設,但也並非完全自由。7-Eleven總部會根據門市所在位置,準備幾種建議陳設。位在大馬路邊和位在住宅區的門市會收到不一樣的藍圖。店主可以從這些建議中自由斟酌挑選來做改變。

日本7-Eleven的計畫是在本會計年度明年2月結束前,有超過8000家門市進行改造。社長永松文彥告訴日經新聞:「7-Eleven在日本有20000家門市,因此可以有20000種變化。」

商品陣容也將有所變化。傳統上,日本7-Eleven的新商品研發是由東京總部負責帶領。但在未來,產品創新將由各地區的研發團隊負責領導,而且還會鼓勵這些團隊推出針對當地市場的新商品。

目前「地區限定」的產品大約占日本7-Eleven所有產品的三至四成,但預計未來將會增加至五成。

這些改革適逢這家便利商店巨頭面臨市場飽和的現實之際。

日本的便利商店業者靠著在同一地區大量展店來不斷成長,並透過建立高效率的物流網來削減成本。走向每家門市因地制宜,勢必將導致成本升高。日本7-Eleven表示,將會試著透過進一步將物流最適化,來吸收這些成本。

日本出生率下滑,也讓便利商店面臨同時保住顧客和員工的困難,展店速度將無法再像過去一樣高速。

日本三大便利商店7-Eleven、全家和Lawson,本會計年度的淨新增門市數預計將只有300至400家,是過去20年來第二低的水準。新冠疫情已加速這種趨勢。三家業者4至6月同店銷售都大幅下滑,並都預期今年全年獲利將減少。

日本貿易公司伊藤忠(Itochu)本月宣布,將把全家納為完全持有的子公司,也反映了這個趨勢。全家社長澤田貴司稱此為一種「從量(quantity)到質(quality)的轉型」。和7-Eleven一樣,日本全家也將重新規劃門市陳設,並利用伊藤忠的物流網來改變商品陣容。

Lawson上個月和經營無印良品(Muji)的良品計畫公司展開合作,研發日用品的自主品牌。該公司企劃總監告訴日經新聞:「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有消費者只能到我們門市才能買到的產品。」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