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31 10:53

三星面臨達爾文演化論挑戰 適應力比規模重要

隨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消費者購買力受到箝制,三星上季卻有不俗表現,因為他們懂得這位19世紀生物學家真正闡述之事:誰最能應變調適,機會就比較大。
三星經一番鑫戰安度危機,主要是在電子元件領域具強大優勢,特別是記憶體晶片。然而,對這家南韓公司營收挹注最大的是智慧手機。該公司生產的許多元件,最後出現在掛著自己品牌名的裝置裡。

在消費者經濟支離破碎、裝置與配件的銷售快速下滑之際,智慧手機部門原本威脅到三星的優勢---用在伺服器裡的記憶體晶片。疫情期間,因為要串流內容和在家工作,伺服器出現強勁需求。

三星周四發布財報說,上季,智慧手機部門的營收銳減18%,是整體銷售下滑6%的罪魁禍首。該部門對三星營收雖仍有最大占比,但貢獻度已減至37%。

慘的不只三星。全球智慧手機第1季的出貨下跌12%,短期內,沒人認為會有永續增長。

意外的是,三星裝置業務的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加25%,儘管比前一季少26%。這都是因為管理階層快速行動,大砍手機部門支出。行銷和線下促銷受挫,銷售就轉到線上去。

這些數據為三星,以及蘋果和華為等競爭對手提供線索,如何面對今年剩下的時間。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三星智慧手機第1季的營收減幅為個位數,出貨卻少了19%。此一差異主要是推高階機款,提高了平均售價。而蘋果和華為的價格和出貨都出現較小的減幅。看來,三星第2季也是同樣策略。(延伸閱讀:會員專屬/華為禁令擴大 三星是否受惠?


直至今年底,疫情走向的區域差異會證明適應力比規模重要。例如,中國的疫情第2季好轉,出貨衰減程度較前一季縮小。相比之下,印度雖在首季成長,但6月止的一季遽減51%。在美國,年減幅21%惡化至25%,與疫情爆發以來的經濟頽勢差不多。

三星是唯一一個在各主要地區都有知名度的智慧手機品牌,它的成長,或至少止住跌勢,將有賴於快速調整行銷與通路的重心。它的對手迴旋空間較小:蘋果三分之二的營收來自歐洲和美洲,華為在亞洲和開發中歐洲國家稱王。

三星需調整策略的不僅是地域,還有銷售管道和營收模式。該公司正考慮與谷歌達成一項交易,在其裝置上安裝谷歌的數位助理和Play Store,以換取營收。

三星也尋求調整手機的行銷和出貨。美國疫情嚴重,手機的主要銷售點--電信商門市--不是關門就是空空蕩蕩。各項裝置第2季線上銷售的比重增加一倍到31%,有助三星止住對美出貨的跌勢至10%。

大環境可能改變。一度控制住疫情的香港,新病例爆增,表示處處都有快速惡化的可能;中國最先爆發疫情,但如今狀況穩定,意味永遠有好轉的機會。

三星無法控制疫情發展,其前景取決於適應能力的優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